[实用新型]一种取料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3812.0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0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澳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料机械手,包括有台阶圆筒状吸料圈和台阶圆筒状脱料圈,所述的吸料圈位于脱料圈的内部,吸料圈上端部分的外径等于脱料圈上端部分的内径,吸料圈下端部分的外径等于脱料圈下端部分的内径,吸料圈的底端高于脱料圈的底端,在所述的吸料圈的底端固定有强力磁铁,吸料圈在脱料圈内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气缸带动吸料圈和脱料圈实现取料和脱料,取料脱料效率高,没有安全隐患,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配件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料机械手。
背景技术
传统零配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员工用手从工装上将加工好的零配件取下,效率慢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取料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取料机械手,包括有台阶圆筒状吸料圈和台阶圆筒状脱料圈,所述的吸料圈位于脱料圈的内部,吸料圈上端部分的外径等于脱料圈上端部分的内径,吸料圈下端部分的外径等于脱料圈下端部分的内径,吸料圈的底端高于脱料圈的底端,在所述的吸料圈的底端固定有强力磁铁,吸料圈在脱料圈内上下滑动。
在所述的脱料圈的上端外部设有向外的翻边,翻边外壁固定连接有横向气缸,在翻边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级竖向气缸,吸料圈的上端中心孔处连接有二级竖向气缸的活塞杆,二级竖向气缸带动吸料圈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气缸带动吸料圈和脱料圈实现取料和脱料,取料脱料效率高,没有安全隐患,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取料机械手,包括有台阶圆筒状吸料圈1和台阶圆筒状脱料圈2,所述的吸料圈1位于脱料圈2的内部,吸料圈1上端部分的外径等于脱料圈2上端部分的内径,吸料圈1下端部分的外径等于脱料圈2下端部分的内径,吸料圈1的底端高于脱料圈2的底端,在所述的吸料圈1的底端固定有强力磁铁3,吸料圈1在脱料圈2内上下滑动。
在所述的脱料圈2的上端外部设有向外的翻边4,翻边4外壁固定连接有横向气缸5,在翻边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级竖向气缸6,吸料圈1的上端中心孔处连接有二级竖向气缸7的活塞杆,二级竖向气缸7带动吸料圈1上下滑动。
取料脱料过程如下:
1、一级竖向气缸6带动脱料圈2向下运动,使脱料圈2接触到产品;
2、二级竖向气缸7的活塞杆接着向下运动推动吸料圈1接触产品上表面;
3、强力磁铁3吸住产品;
4、一级竖向气缸6返回;
5、二级竖向气缸7接着向上返回;
6、横向气缸5后退;
7、脱料圈2阻住产品,强力磁铁3与产品上表面脱离;
8、产品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澳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澳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3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三维机械手
- 下一篇:水波脉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