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酸辣酱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4238.6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3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姜华;袁超;李春晖;霍喜月;陈秀华;王德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19/20;A23L2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秦嘉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辣酱 及其 制作 工艺 | ||
1.一种芦笋酸辣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发酵美人椒20~50份、发酵芦笋20~40份、泡萝卜1~10份、泡藕片1~10份、酸笋1~10份、食用油60~100份、调味品29.6~65.8份;
所述发酵芦笋包括如下制作工艺制得:将新鲜芦笋切段,初步软化及护色后加入混合酶,混合酶包含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果胶酶、木质素酶7种酶,浸泡酶解,酶解后的芦笋经过隔水蒸灭菌后再加入植物乳杆菌发酵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酸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芦笋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以新鲜芦笋为原料,切段后通过水浴浸煮,初步软化及护色,捞出后过冷水冷却,待芦笋原料温度降至常温;
(2)加入混合酶浸泡酶解,酶解结束后用切割机将芦笋切成细丝,长度为0.5~1cm,宽度为0.2~0.5cm;
(3)用清水洗涤表面,进行水蒸,晾凉并沥干水分;
(4)加入植物乳杆菌菌悬液以及盐、糖进行发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芦笋酸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软化及护色所用方法为水浴浸煮,浸煮温度为80~100℃,浸煮时间为3~5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芦笋酸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果胶酶、木质素酶质量比为(2~3):(2~3):(0.5~1):(0.5~1):(1~2):(1~2):(1~3),按照芦笋原料质量的3~5%加入混合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芦笋酸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温度为35~42℃,酶解时间为1~3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芦笋酸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隔水蒸时间为10~15min,水蒸温度为90~10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芦笋酸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加入3~5%芦笋原料质量的菌悬液,并添加2%芦笋原料质量的盐、4%芦笋原料质量的糖,混合均匀,接种发酵,发酵时间为1~3天,发酵温度为35~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酸辣酱,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调味品包括:姜3~8份,蒜10~15份,黄豆酱10~30份,花椒油0.1~0.3份,盐0.5~1.5份,白砂糖2~4份,白米醋3~5份,芝麻香油1~2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酸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美人椒是通过新鲜美人椒、盐、糖、花椒、生姜、蒜、白酒、八角发酵14天所得。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芦笋酸辣酱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1)预处理:将发酵美人椒、泡萝卜、泡藕片、酸笋分别打碎;
(2)混合:将(1)中预处理好的原料与发酵芦笋混合均匀,作为炒制的混合原料;
(3)炒制:加入食用油,待温度升至120~130℃时加入混合原料,锅中将混合原料与食用油搅拌均匀,炒制6~9min,加入调味品翻炒2~3min,翻炒均匀后关火,冷却灌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42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头多模式水平定向钻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缆夹持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