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工件自动寻位找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5872.3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7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梅雪松;运侠伦;吴卓成;李晓;赵亮;梅岭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超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13;G06T7/73;G06T7/80;G06T5/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李超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工件 自动 寻位找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子检测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工件自动寻位找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固定工件;S2.照射线结构光;S3.获取光条图像;S4.图像处理;S5.获取光条上点的三维坐标;S6.计算与理想位置间的偏差。本发明加工效率高、人工成本低、操作灵活、加工精度高,可有效缩短加工周期,适用于单件小批量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当前市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检测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工件自动寻位找正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领域中,工件定位是工件加工过程的重要一步。工件定位之后进行工件夹紧、工件加工操作,其影响着工件加工整个过程的效率以及工件加工精度。在大批量生产模式中,可采用专用高精度治具。但单件小批量工件加工中,仍主要靠操作者进行人工找正。在这种情况下,加工精度大大降低,加工效率严重下降,人工成本大大上升,且降低了加工中心的利用率。因此,此传统方法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因此,本专利提出一种自动寻位找正方法。不同于传统工件定位方法,自动寻位找正方法无需对工件的初始姿态进行精确对正,而采取主动寻位并调整位姿来代替被动定位。自动寻位找正方法加工效率高、人工成本低、操作灵活、加工精度高,可有效缩短加工周期,适用于单件小批量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工件自动寻位找正方法,可用于卧式加工中心上工件的自动寻位与位姿调整。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工件自动寻位找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工件:将工件用夹具或固定元件安装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回转工作台上;
S2.照射线结构光:使用激光器将线结构光照射于工件表面,此时工件表面出现亮光条纹;
S3.获取光条图像:用CCD相机对光条进行图像采集,获得光条的二维图像;
S4.图像处理: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图像滤波、图像分割、轮廓提取处理;
S5.获取光条上点的三维坐标:通过CCD相机标定可将二维图像坐标转化为三维实际坐标;
S6.计算与理想位置间的偏差:三维实际坐标可以对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的位置精确描述,与其正确位置比对可获得包括旋转量与平移量的位置偏差;
S7.调整工件位姿:通过回转工作台将工件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S3中,CCD相机标定,获得三维坐标与二维坐标间的转换关系,CCD相机包括左、右相机,除了相机内外参数的标定外,还需要进行两个相机间位置关系的标定,首先将相机标定靶置于两相机视野范围内,设左、右相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之间的平移量为T1、T2,旋转矩阵为R1、R2,标定靶上某标定点在左相机坐标系下坐标为Pl=(Xcl,Ycl,Zcl)T,在右相机坐标系下坐标为Pr=(Xcr,Ycr,Zcr)T,在世界坐标系下坐标为P=(Xw,Yw,Zw)T;则有:
可以得到
其中,
通过上式,可以得到左、右相机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超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超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5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