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智能驾驶决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3730.3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5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军;余锦秋;黄珍;吴超仲;张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50/00 | 分类号: | B60W50/00;B60W40/04;B60W4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路侧多 传感器 智能 驾驶 决策 系统 | ||
1.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智能驾驶决策系统,特征在于,包括:
路侧数据采集端1,所述路侧数据感知端1采集道路环境中的多种环境数据;
路侧数据处理端2,所述路侧数据处理端2对多种交通环境数据进行融合和对交通环境进行表征,得到静态交通地图和动态交通地图;
路侧智能决策端3,所述智能路侧决策端3输出智能网联汽车的驾驶决策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智能驾驶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数据采集端1包括:
摄像头101,所述摄像头101用来采集并输出交通环境的实时视频数据;
图像数据处理模块104,所述图像数据处理模块104针对所述摄像头101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并输出静态和动态交通数据,包括车道线位置、形状、数量,车道标识信息,交通标志信息,静态障碍物的体积、位置等静态交通环境数据和交通参与者(车辆、行人、非机动车等)等类别、位置、体积、速度等动态交通环境数据;
激光雷达102,所述激光雷达102用于采集并输出道路交通环境的实时点云数据;
点云数据处理模块105,所述点运数据处理模块105对所述激光雷达102输出对实时点运输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并输出静态和动态交通数据,包括静态障碍物体积、位置数据和交通参与者(车辆、行人、非机动车等)等类别、位置、体积、速度等数据;
毫米波雷达103,所述毫米波雷达103用于采集并输出交通环境实时雷达数据;
雷达数据处理模块106,所述雷达数据处理模块106用于对所述毫米波雷达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并输出静态和动态交通数据,包括静态障碍物位置数据和交通参与者(车辆、行人、非机动车等)等位置、速度等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智能驾驶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101、图像数据处理模块104、激光雷达102、点云数据处理模块105、毫米波雷达103、雷达数据模块106设置于路侧高架平台上,用于采集和处理实时交通环境数据,所述摄像头101与所述图像数据处理模块104、所述激光雷达102与点云数据处理模块105、所述毫米波雷达103与雷达数据处理模块10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智能驾驶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数据处理端2包括:
数据融合模块201,所述数据融合模块201与所述路侧感知端1连接,对所述图像数据处理模块104、点云数据处理模块105、雷达数据处理模块106分别输出静态和动态环境数据进行信息融合,根据不同数据处理模块数据的特点,信息融合包括静态数据融合、动态数据融合;
环境表征模块202,所述环境表征模块202根据所述数据融合模块201输出的静态交通环境数据和动态交通环境数据对交通环境进行表征,得到实时表征地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智能驾驶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智能决策端3包括:
可行区域计算模块301,所述可行驶区域计算模块301用于计算道路中智能网联汽车可行驶区域;
驾驶决策计算模块302,所述决策计算模块302用于计算道路中智能网联汽车的驾驶决策信息,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控制器的执行。
通讯模块303,所述通讯模块303用于与智能网联汽车进行信息交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智能驾驶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网联汽车4是在路侧感知范围内行驶的具备一定感知和网联功能的智能汽车,可以与具备网联功能的路侧端进行信息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智能驾驶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决策端3与所述路侧数据处理端2相连,通讯模块303可获取所述智能网联汽车4的全局路径规划等数据,也可以将驾驶决策计算模块302输出的运动决策信息输出给所述智能网联汽车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37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进挡板的半导体冷却装置
- 下一篇:气雾剂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