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别或辅助鉴别大豆油分含量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72504.7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2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燕;史晓蕾;赵青松;刘路平;闫龙;杨永庆;张孟臣;魏玉;陈强;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莫舒颖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鉴别 辅助 豆油 含量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鉴别或辅助鉴别大豆油分含量的分子标记、其特异性引物对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实验证明,无论是针对HJ117×Hobbit的RIL群体、HJ17×中黄13的RIL群体、HJ117×齐黄34的RIL群体,还是针对HJ117×徐豆16的RIL群体,使用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和引物对分型,和油分含量测定结果对应的可解释的遗传变异率在27.98%‑57.34%,说明Chr15_15_3281983_A_G是与大豆油分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可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大豆油分含量,可用于大豆油分含量品种的筛选,可用于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用于高油分大豆的选育和培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中鉴别或辅助鉴别大豆油分含量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Glycine max L.)作为重要的油分含量来源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含量和油分含量的基因组是紧密相连的,同时也发现蛋白含量和油分含量往往呈现负相关的关系(Zhang,2019)。而一般用大豆的总蛋白油分含量来统一其蛋白含量和油分含量负相关性。大豆总蛋白油分含量也是大豆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因此分析大豆总蛋白油分含量的遗传机制,能进一步解析大豆品质性状,从而提高大豆的品质。大多数的研究是运用单一环境利用两亲本衍生群体而进行QTL定位,由于蛋白含量和油分含量表现为复杂的数量性状,其遗传过程中容易发生较高的偏分离,容易降低遗传作图精度(田雨等,2020),因此分析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一年多点或多年多点的数据来进行验证。目前国内外关于大豆品质性状的定位主要集中在研究蛋白含量或者油分含量(Cahoon,2009),而目前对蛋白与油分的相互关系而进行的QTL分析相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准确鉴定大豆油分含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检测大豆基因组中SNP的多态性或基因型的物质在A1-A3中的任一种应用,所述SNP为Chr15_15_3281983_A_G,位于15号染色体上,为SEQ ID No.1的第30位核苷酸,其核苷酸种类为A或G;
A1、在鉴定或辅助鉴定大豆油分含量中的应用;
A2、在制备鉴定或辅助鉴定大豆油分含量产品中的应用;
A3、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或在制备大豆育种产品中的应用。
所述大豆为纯系。
上述应用中,所述物质为下述任一种:
D1)所述物质含有扩增包括所述SNP在内的大豆基因组DNA片段的PCR引物;
D2)所述物质为含有D1)所述PCR引物的PCR试剂;
D3)所述物质为含有D1)所述PCR引物或D2)所述PCR试剂的试剂盒;
D4)所述物质含有D1)所述PCR引物和限制性内切酶TaqI;
D5)所述物质为含有D2)所述PCR试剂和限制性内切酶TaqI的试剂。
上述应用中,所述PCR引物为P1和P2组成的引物对;所述P1为与SEQ ID No.1所示的双链DNA的第1-29位上游特异结合的单链DNA;所述P2为与SEQ ID No.1所示的双链DNA的第232-251位下游特异结合的单链DNA。
上述应用中,所述P1为SEQ ID No.2所示的单链DNA,所述P2为SEQ ID No.3所示的单链D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2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棒边缘处抛光设备
- 下一篇:一种坡跟的鱼嘴高跟女鞋加工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