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9,9-联咔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发光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6915.5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向东;刘向阳;袁晓冬;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86 | 分类号: | C07D209/86;C07D209/88;C07D209/94;C07D401/14;C07D405/14;C07D413/14;C07D417/14;C07D519/00;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董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咔唑类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发光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9,9‑联咔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发光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在9,9‑联咔唑类刚性结构中引入了电子给体基团,所得9,9‑联咔唑类衍生物的成膜性和热稳定性优异。本发明的9,9‑联咔唑类衍生物可以作为发光层的构成材料,能够降低驱动电压,提高效率、亮度和寿命等。此外,本发明的9,9‑联咔唑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能够满足工业化的发展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9,9-联咔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发光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自主发光、低电压驱动、全固化、宽视角、组成和工艺简单等一系列的优点,与液晶显示器相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不需要背光源。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般包括阳极、金属阴极和它们之间夹着的有机层。有机层主要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另外,发光层大多采用主客体结构。即,将发光材料以一定浓度掺杂在主体材料中,以避免浓度淬灭和三线态-三线态湮灭,提高发光效率。因此,一般要求主体材料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并且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已经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开展,大量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陆续被开发出来。总体来看,未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方向是发展高效率、长寿命、低成本的白光器件和全彩色显示器件,但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仍面临许多关键问题。因此,设计与寻找一种稳定高效的化合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新型材料以克服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材料研究工作中的重点与今后的研发趋势。
目前在有机发光器件中,发光层中使用一个有机电致发光主体材料的器件结构表现出发光效率高、驱动电压低的优点,但是它的寿命并不是特别好,发光层的材料组成也有待优化。专利CN 112341375A中公开了一种咔唑二苯胺N-N偶联类衍生物在发光中的应用,发光层中包含该咔唑二苯胺N-N偶联类衍生物和客体材料,且所述客体材料为FIrpic,所述发光层中的咔唑二苯胺N-N偶联类衍生物的质量分数为4~10%,其余为客体材料FIrpic。由于FIrpic采用稀有贵金属的磷光发光材料,价格昂贵,在器件中使用过多比例的FIrpic会增加器件的成本,影响其商业化发展。专利CN 110156663A中公开了一种化合物、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通过具有高三线态能级的咔唑基团与电子受体单元相组合,能够得到具有双极性特征的有机化合物,兼具空穴传输和电了传输的特点,但器件性能、发光效率和器件寿命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器件寿命较短,影响使用;在能级调控上,往往会因顾及传输特性而牺牲能级,在高能级的蓝光器件中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其中之一,提供一种9,9-联咔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发光中的应用。本发明目的基于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目的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9,9-联咔唑类衍生物,具有如通式(1)所示的结构:
其中,L1和L2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羰基、具有6至18个碳原子的芳香族烃基或具有5至18个碳原子的芳香族杂环基;
Donor1和Donor2各自独立地表示Ar1、Ar2、
Ar1~Ar4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1取代的、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香族电子给体基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1取代的、具有5至30个碳原子的芳香族杂环电子给体基;
m和n各自独立地为0~4的整数,并且m和n不同时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6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