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1838.1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李翔宇;陈家玲;肖敏;陈丹;胡雄;沈慧慧;雷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64 | 分类号: | A61K8/64;A61K8/368;A61K8/44;A61K8/49;A61K8/60;A61Q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琪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燕窝 白亮 纳米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组合物根据黑色素形成原理,将不同美白机制的活性成分——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传明酸和水杨酸共同包载于纳米组合物中,起到协同增加美白效果的功效,其中,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协同作用,起到阻断黑色素生成的作用;传明酸作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起到阻断黑色素转运的作用;水杨酸起到加快角质层脱落和黑色素代谢的作用。本发明使用以上美白活性成分,各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效果,将以上美白活性成分制成纳米组合物,能够有效提高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美白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因为一白遮百丑的传统观念,女性对于美白有着执着的追求。想要美白就要根治影响美白的罪魁祸首--黑色素。不同美白活性成分可以从不同角度达到美白功效,根据黑色素形成原理,美白机制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阻断黑色素生成。黑色素细胞含有的酪氨酸酶可以将酪氨酸氧化成多糖,中间再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最后便可生成黑色素。抗氧化剂类的活性成分能够还原黑色素生成环节中的氧化产物,通过不断还原氧化产物从而阻断黑色素的生成。此外抗氧化剂还能抑制由于紫外线、雾霾等引起的自由基活性,从而减缓皮肤胶原蛋白等的氧化导致的衰老和肤色暗沉。值得注意的是,黑色素细胞存在于皮肤表皮的基底层,所以抗氧化剂成分必须渗透入皮肤,到达基底层才可发挥其功效。
第二种,阻断黑色素转运。黑色素形成的很重要一步是成熟黑素体向角质细胞转移,黑色素沉积在表皮,因此,如果能抑制黑色素的运输,使其达不到皮肤角质层,就不会导致变黑。
第三种,加快皮肤代谢及角质层脱落。酸类物质能通过软化角质层,加速角质层细胞脱落,已经到达皮肤表面的黑色素会随着角质层细胞一同脱落,这种方法加快了黑色素代谢,从而改善了皮肤颜色。
目前,市面上的美白产品层出不穷,其美白活性成分的美白机制主要为以上三种。由于现有的美白活性成分是直接添加进产品体系中的,多存在溶解度小、与其他组分相容性差等缺陷,在产品放置过程中易氧化变质、结晶析出,这同时也使得现有的美白产品中的美白活性成分种类较少,机制单一,美白效果不显著。且由于皮肤自有屏障,美白活性成分难以透过角质层进入皮肤基底层发挥作用,大大降低美白功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含三种美白机制,具有良好的美白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透皮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包括美白活性成分、乳化剂、助乳化剂、多元醇、液体脂质和水;所述美白活性成分为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传明酸和水杨酸;
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所述燕窝酸的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肌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谷胱甘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所述传明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所述水杨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优选的,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所述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
所述助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
所述多元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1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