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车载雷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2910.4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5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康 |
主分类号: | G01S17/931 | 分类号: | G01S17/931;G01S17/08;G01S7/481;B60R11/02;B60R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驾驶 车载 雷达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车载雷达系统,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雷达防护箱内部相对设置有两滑动配合有弧形防护壳的弧形导向板;雷达防护箱内设置有与弧形防护壳连接的弧形弹性件;雷达防护箱内设置有两由一对封闭盘构成的封闭部件,封闭盘与弧形防护壳卡接配合;雷达防护箱内滑动连接有两驱升机构,雷达防护箱内部固定有与两驱升机构滑动配合的雷达定位机构;两驱升机构均与雷达定位机构相啮合。本发明通过驱展组件的转动驱使弧形防护壳往两侧展开,封闭盘与弧形防护壳同步运动,同时在弧形弹性件的作用下可使得展开后的两弧形防护壳重新关闭,有效实现了弧形防护壳和封闭盘的开闭,便于对激光测距雷达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车载雷达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路网通行能力难以满足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造成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拥挤加剧等现状。公路交通的安全以及运输效率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许多国家已经转变思路,从扩展路网规模逐渐转移到采用高新技术来改造现有的道路交通系统和管理体系。无人驾驶是一种通过车内安装的计算机系统以及雷达探测系统自动控制汽车在路上所处的位置以及车速的技术,车顶的激光测距雷达是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障碍物的位置以及速度等特征,它是可以精确快速的获取地面或者大气三维空间信息的设备,该设备是否能正常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自动驾驶系统的正常工作。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无人驾驶雷达系统依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现有的激光测距雷达一般直接固定在车顶的铁架上,这种固定方式需要专业的固定工具且固定方式复杂,不便于对雷达进行拆卸维护或者更换;(2)现有的激光测距雷达一般仅通过雷达自身进行光束角度的调节,使得激光探测的范围受到极大限制,不利于对汽车周边三维环境进行完整的数据采集,从而增大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盲区范围。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车载雷达系统,用以解决上述中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车载雷达系统,通过安装机构、封闭盘、驱升机构、雷达定位机构、激光测距雷达和驱展组件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激光测距雷达一般直接固定在车顶的铁架上,这种固定方式需要专业的固定工具且固定方式复杂,不便于对雷达进行拆卸维护或者更换,一般仅通过雷达自身进行光束角度的调节,使得激光探测的范围受到极大限制,不利于对汽车周边三维环境进行完整的数据采集,从而增大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盲区范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车载雷达系统,包括固定于车顶的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雷达防护箱,所述雷达防护箱内部相对设置有两弧形导向板,两所述弧形导向板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磁性连接的弧形防护壳;所述雷达防护箱内部相对设置有弧形弹性件,所述弧形弹性件与弧形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雷达防护箱内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封闭部件,每组所述封闭部件均由对称设置的两封闭盘构成,所述封闭盘与弧形防护壳同轴心且两者卡接配合;所述雷达防护箱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相向移动的驱升机构,所述雷达防护箱内部固定有与两驱升机构滑动配合的雷达定位机构,所述雷达定位机构顶部安装有激光测距雷达;所述雷达定位机构位于两驱升机构之间,且两所述驱升机构均与雷达定位机构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向板内部设置有与弧形防护壳间隙配合的弧形滑道,所述弧形滑道内壁开设有与其同轴心的弧形限位槽道;所述弧形导向板表面对称开设有与弧形滑道连通的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与封闭盘间隙配合;所述雷达防护箱内底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弧形弹性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弧形弹性件贯穿于弧形滑道内部;所述弧形防护壳外表面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弧形限位槽道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雷达防护箱顶部相对设置有两耳板,所述耳板靠近雷达防护箱内侧的表面固定有连接环,所述耳板靠近雷达防护箱外侧的表面安装有一号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康,未经王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2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