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缓冲件、车辆转向器及车辆转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9436.3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8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念;卢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B62D3/02;F16F15/08;F16F1/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郭慧娟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缓冲 车辆 转向器 转向 系统 | ||
1.一种弹性缓冲件,包括:
弹性本体(1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本体(11)包括相连的第一波形部(111)和第二波形部(112),所述第一波形部(111)和所述第二波形部(112)交替分布,所述第一波形部(111)向第一方向凸出,所述第二波形部(112)向第二方向凸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弹性本体(11)的轴线(8);
所述弹性本体(11)被设置为受到外部作用力时产生形变,所述形变包括波形形变阶段和过度形变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本体(11)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波形部(111)和多个所述第二波形部(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本体(11)包括至少3个所述第一波形部(111)和至少3个所述第二波形部(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形部(111)和所述第二波形部(112)的周向长度相同,和/或所述第一波形部(111)和所述第二波形部(112)沿轴向凸起的凸起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高度为Y,所述弹性本体(11)在中心平面(7)投影的内径为X,则0.05≤Y/X≤0.2;
其中,所述弹性本体(11)包括所述中心平面(7),所述中心平面(7)垂直于所述弹性本体(11)的轴线(8),所述凸起高度Y为波形部的外缘极限位置与所述中心平面(7)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本体(11)包括中心平面(7),所述中心平面(7)垂直于所述弹性本体(11)的轴线(8),所述弹性本体(11)的轴向厚度为T,所述弹性本体(11)在所述中心平面(7)投影的内径为X,则0.05≤T/X≤0.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还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弹性本体(11)的内侧壁的多个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与齿条轴(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设置于所述第一波形部(111)和所述第二波形部(112)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为凸设在所述弹性本体(11)的内侧壁的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齿条轴(3)的外周面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性缓冲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凸柱之间的间隔角度相同,所述凸柱凸出的高度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由橡胶材料制成。
12.一种车辆转向器,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内的齿条轴(3),所述齿条轴(3)沿轴向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座(4),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4)与相邻部件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1),用于缓冲所述连接座(4)和所述相邻部件之间的作用力;所述弹性缓冲件(1)为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缓冲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本体(11)套设于所述齿条轴(3),所述相邻部件设有齿条轴行程限位结构(21),所述弹性本体(11)沿轴向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4)抵接,当所述齿条轴(3)沿轴向运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弹性本体(11)沿轴向的另一端抵紧于所述齿条轴行程限位结构(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94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