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避障装置功能的接触线检测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7987.6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4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德;史志勤;李鑫诺;林凤涛;王子旭;杜瑞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装置 功能 接触 检测 机器人 | ||
1.一种具有自动避障装置功能的接触线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主要部件由行走机构(1)、行走机构(2)、行走机构(3)、行走机构(4)、电池(6)、机架(7)、连接杆1(8)、连接杆2(9)、连接杆3(10)、杆1(11)、连接座(12)、杆2(13)、行走轮(14)、扇叶(15)、空心杯电机(16)、拉杆1(17)、拉杆2(18)组成,实现了接触线走行、避障的功能;同时整体装置通过搭载磨耗检测装置(5),实现了接触线磨耗检测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自动避障装置功能的接触线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以机架(7)为基,连接座(12)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在机架(7)上,行走机构(1)与行走机构(4)结构相同,行走机构(2)与行走机构(3)结构相同,其中,行走机构(2)与行走机构(3)的结构中,杆1(11)与杆2(13)铰接点在连接座(12)上,若行走机构(2)与行走机构(3)的结构中无杆1(11),则机构与行走机构(1)与行走机构(4)相同,行走机构(1)与行走机构(3)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在连接杆3(10),行走机构(2)与行走机构(4)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在连接杆1(8),行走机构(2)与行走机构(3)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在连接杆2(9),行走轮安装在行走机构上,行走轮沿接触线走行。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具有自动避障装置功能的接触线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空心杯电机(16)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在杆2(13)上,行走轮(14)通过齿轮连接在空心杯电机(16)上,扇叶(15)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在行走轮(14)上,遇见障碍时,行走轮(14)脱离接触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自动避障装置功能的接触线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磨耗检测装置(5)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在机架(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具有自动避障装置功能的接触线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规定接触线左侧行走机构(2)与行走机构(4)上的行走轮为逆时针旋转,该装置沿接触线无障碍运动时,以行走机构(4)为例,杆2(13)所在的角度为零度,靠近接触线为顺时针运动,旋转角度为正,空心杯电机(16)由电池(6)供电,带动行走轮(14)转动,电机持续运动,行走机构(4)先进行避障,避障完成后继续走行,然后行走机构(3)避障,避障完成后继续走行,紧接着,行走机构(2)避障,避障完成后继续走行,最后,行走机构(1)避障,避障完成后继续走行,该发明装置在避障时,每次只有一个行走机构进行避障,故装置重心不会移动,保证了装置避障时的稳定性,实现了走行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一种具有自动避障装置功能的接触线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以行走机构(4)为例,遇见障碍时,扇叶(15)绕障碍做逆时针运动,行走轮(14)受到力的作用,杆2(13)所处的角度为负,弹簧被压缩,完成了行走轮(14)远离接触线,即单个行走机构避障功能的实现,避障后,当行走轮(14)不受力,弹簧恢复原长,行走轮(14)重新接触接触线并进行走行,行走机构(4)在避障时,行走轮与扇叶做逆时针运动,继续走行后,行走机构(3)在避障时,行走轮与扇叶做顺时针运动,继续走行后,行走机构(2)在避障时,行走轮与扇叶做逆时针运动,继续走行后,行走机构(1)在避障时,行走轮与扇叶做顺时针运动,即完成了整体机构自动避障的目的,实现了自动避障。
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一种具有自动避障装置功能的接触线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磨耗检测装置(5)在走行的时候持续工作,进行接触线的磨耗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79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棚接合装置和具有该顶棚接合装置的顶棚
- 下一篇:基于摄像单元的辅助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