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滤器进气口导风结构及发动机进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30120.1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5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彭凤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16;B60K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器 进气口 结构 发动机 系统 | ||
1.一种空滤器进气口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管本体(1),所述导风管本体(1)具有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所述第二进风口(102)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01),所述出风口(103)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进风口(102),所述第一进风口(101)的位置靠近前保格栅(2)的开孔(201),所述出风口(103)用于与空滤器的进气口(3)相连;
所述第二进风口(102)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二进风口(102)处设有第一可开启挡板(4),所述第一可开启挡板(4)在所述第一进风口(101)堵塞时,通过发动机吸气产生的负压实现开启,使空气从第二进风口(102)流入,实现进气量的补给和防涉水要求;
在所述第一进风口(101)至所述出风口(103)的导风管本体(1)的管路上还设有出口(104),所述出口(104)处设有第二可开启挡板(5),使从第一进风口(101)进入的空气中杂质在惯性作用下推开第二可开启挡板(5),从出口(104)离开;
所述导风管本体(1)包括“Z”型构造的导风管道和“┓”型构造的导风管道,“Z”型构造的导风管道的上侧水平段的侧壁与“┓”型构造的导风管道的水平段的侧壁通过直线管道相连通;
所述“Z”型构造的导风管道的下侧水平段的端部为所述的第一进风口(101),上侧水平段的端部为所述的出口(104);
所述“┓”型构造的导风管道的竖直段的端部为所述的第二进风口(102),水平段的端部为所述的出风口(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进气口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01)的开口朝向前保格栅(2)的开孔(201);
所述第二进风口(102)的开口朝下,使所述第一可开启挡板(4)靠自身重力实现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进气口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102)的导风管本体(1)的管路内侧壁形成有第一环向台阶(105),使管路内部的直径大于第二进风口(102)处的直径;
所述第一可开启挡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靠近第一环向台阶(105)的管路内侧壁上,另一端与第一环向台阶(105)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滤器进气口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104)的端部形成有第二环向台阶(106),所述第二可开启挡板(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靠近第二环向台阶(106)的管路内侧壁上,另一端与第二环向台阶(106)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滤器进气口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环向台阶(105)的管路内侧壁上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一可开启挡板(4)的一端形成有与凹槽相卡接的第一凸起(401);
靠近所述第二环向台阶(106)的管路内侧壁上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二可开启挡板(5)的一端形成有与凹槽相卡接的第二凸起(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进气口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本体(1)、第一可开启挡板(4)和第二可开启挡板(5)采用塑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进气口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03)管道通过海绵(6)与空滤器的进气口(3)管道过盈装配在一起,所述出风口(103)管道通过螺栓或卡接固定在车体的前上构件(7)。
8.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一所述的空滤器进气口导风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01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