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相位特征自适应提取红外热图像缺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70343.3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9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田露露;李雨宵;杨扬;白利兵;张杰;陈聪;周权;程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00;G06T5/10 |
代理公司: | 四川鼎韬律师事务所 51332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相位 特征 自适应 提取 红外 图像 缺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位特征自适应提取红外热图像缺陷的方法,首先实时在线采集加热阶段的红外热图像序列,然后对红外热图像序列进行预处理,再选取合适的帧数的红外热图像进行空域高通滤波,对滤波后的图像序列进行特定相位信息提取,得到特定频率下的相位图,最后将相位图转化为灰度图像并进行中值滤波,在滤波之后的图像便清晰的反映了缺陷的大小与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相位特征自适应提取红外热图像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已成为无损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中,缺陷提取、图像增强方面的研究已经获得了许多的成果。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可以有很多检测方式。脉冲热成像无损检测其激励源为主动式,常用的激励源有热水、热气流、闪光灯、超声波、微波、激光和电流等。不同加热方式,产生热量形式不同。对于电流激励的加热方式,其加热范围广,热量可达被测件内部,而且加热效率高。在加热过程中,电流的流向会受到被测件内部缺陷的影响发生改变,使得缺陷处的加热效果与其周围区域不同,最终导致缺陷处的温度分布与其他区域不同,从而通过温度的差异判定缺陷。电流激励方式可分为两种: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对应的是电磁传导热成像,非接触式对应的是涡流热成像。涡流热成像即非接触式激励,其应用范围更广,相关研究也相对较多,所以这种检测方法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无损检测技术。
脉冲涡流热成像检测过程可以划分为感应加热阶段和冷却阶段。在感应加热阶段电磁感应与热传导两种物理过程并存,被测件通过高频交流电激励进行加热,涡流分布被缺陷影响发生改变,在被测件表面产生不同的涡流密度区域,由焦耳热定律可知,这会导致产生的热量不同,从而使试件表面产生高低温的差异;在冷却阶段,被测件中只有热传导一种物理过程起作用,高温区的热量向低温区传递,直至热量平衡。被测件中的缺陷同样会改变热传导的速度,形成温差。通过红外热像仪采集整个过程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对热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分析来检测评估缺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年第39卷第8期“基于频域热特征成像的复合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一文公开了被检测绝缘子施加脉冲热激励,并采集其表面动态变化温度分布,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析其表面温度变化信息的频域特征,通过识别幅值图和相位图序列中的异常区域以检测内部缺陷。该检测系统存在以下缺陷:1、需要对检测部位热图内每个像素点的温度序列都进行FFT,再选择出效果较好的几个频率的幅值相位图,处理过程运算量很大,耗时久;2、由于各种检测对象的厚度和缺陷深度不同,需要处理的温度序列长度也各不相同,导致检测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参数设置的随机性问题,严重影响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相位特征自适应提取红外热图像缺陷的方法,通过提取特定频率的相位热图像来提高缺陷检测效率,实现缺陷的检测与定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基于相位特征自适应提取红外热图像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图像采集及预处理;
(1.1)、对被测试件进行加热并实时在线采集加热阶段的热图像序列TData,共计P帧,每帧的大小为M*N,M、N为每帧图像的长和宽;
(1.2)、去掉开始加热阶段的热图像并进行灰度处理,剩余P0帧热图像序列,记为Cut_Data;
(2)、对热图像序列进行空域高通滤波;
(2.1)、记热图像序列Cut_Data中每一个像素点(i,j)对应温度序列为l=1,2,…,P0;
(2.2)、对于热图像序列Cut_Data中的每一帧热图像,从第2行第2列的像素点开始遍历,到第M-1行第N-1列像素点结束,共计(M-2)*(N-2)个像素点,并对每一个像素点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梯度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0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