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碰撞防止外壳持续摩擦的扫地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4995.8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4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汤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军超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滁州市明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6 | 代理人: | 李博 |
地址: | 437000 湖北省咸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碰撞 防止 外壳 持续 摩擦 扫地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碰撞防止外壳持续摩擦的扫地机器人,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该基于碰撞防止外壳持续摩擦的扫地机器人,所述机体外壳的外围弹性连接有触发机构,所述机体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机体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机构。通过机器人与外界发生碰撞时,碰撞板带动压缩弹簧进行移动,从而使螺杆进行旋转,通过螺杆与螺圈的配合使用,带动齿轮在机体外壳内部进行转动,通过齿轮的旋转带动挤压杆对气囊产生挤压,从而使传动杆向外移动,防止碰撞板长时间与外界坚硬物体进行接触,达到了防止机器人外壳磨损的效果,通过弹簧杆与伸缩杆的配合使用,使除尘口扩张,达到了高效散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碰撞防止外壳持续摩擦的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机器人是机器人与AI之间的桥梁,这些是由AI程序控制的机器人,许多机器人不是人为智能,非智能机器人的功能相当有限,AI算法通常需要允许机器人执行更复杂的任务,其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应该是智能制造扫地机器人,它通过智能遥控对家庭室内的底面进行清理,由于其方便性深受广大群里的喜爱,但是传统的扫地机器人在触碰到墙面或者其他坚硬的物体时,会与其发生碰撞,并且不断进行摩擦,导致扫地机器人周围的磨损,并且人工智能机器人在长期的工作下导致内部的温度较高,高温的环境影响内部电流正常的传输,从而使电路因为高温而断电。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基于碰撞防止外壳持续摩擦的扫地机器人,通过机器人与外界发生碰撞时,碰撞板带动压缩弹簧进行移动,通过导电杆与通电罩的配合使用,从而使螺杆进行旋转,通过螺杆与螺圈的配合使用,带动齿轮在机体外壳内部进行转动,通过齿轮的旋转带动挤压杆对气囊产生挤压,从而使传动杆向外移动,防止碰撞板长时间与外界坚硬物体进行接触,达到了防止机器人外壳磨损的效果,通过弹簧杆与伸缩杆的配合使用,使除尘口扩张,达到了高效散热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碰撞防止外壳持续摩擦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外围弹性连接有触发机构,所述机体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机体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机体外壳的内部弹性连接有扩张机构。
优选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碰撞板、压缩弹簧、导电杆、通电罩、螺杆、螺圈,所述机体外壳的外围弹性连接有碰撞板,所述碰撞板靠近机体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靠近机体外壳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杆,所述机体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电罩,所述通电罩的外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围啮合有螺圈。
优选的,所述碰撞板与压缩弹簧的数量相同,且均匀分布在机体外壳的外围,所述导电杆与通电罩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螺杆均匀分布在机体外壳的内部,且螺杆与螺圈的数量相同,通过导电杆与通电罩接触,从而使螺杆在机体外壳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圈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导杆、齿杆、齿轮、挤压杆、气囊、空气弹簧、传动杆,所述螺圈的外围转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远离螺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齿杆的外围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机体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靠近机体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远离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
优选的,所述导杆对称分布在螺圈的外围,所述齿杆与齿轮的数量相同,均匀分布在机体外壳的内部,所述气囊的数量有四个,均匀分布在机体外壳的内部,所述传动杆通过弹簧与机体外壳的内壁进行连接,通过齿杆与齿轮的配合使用,从而带动齿轮内部的挤压杆对机体外壳内部的气囊产生挤压。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弹簧杆、衔接圈、伸缩杆、滑块、一号磁极,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远离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圈,所述衔接圈的外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螺杆的外围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磁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军超,未经汤军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4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头
- 下一篇:一种电能表检测物流调度控制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