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并行单元的移动性生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26194.0 | 申请日: | 2021-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2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延硕宰;郑原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65/00 | 分类号: | B62D6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并行 单元 移动性 生产 系统 | ||
一种基于并行单元的移动性生产系统的实施例,包括:前串行生产线,由串联布置的一个或多个单元组成,并且各种类型的车辆依次通过该前串行生产线以进行生产;并行生产线,设置有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单元;以及后串行生产线,其中通过并行生产线的各种类型的车辆依次输入。
技术领域
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基于并行单元的移动性生产系统以及面向未来的车辆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以输送机为中心的小件批量生产方式来进行作业。然而,在未来的社会中,以电动车辆为中心的产业变革正在推进,并且预计将需要改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制造方法,以应对强调多样性的客户需求。
在传统的生产线中,车辆按照一致的顺序投入,并且按照一致的顺序进行制造工序,直到完成成品车辆。所有工序的工时相同,部件超过工时的车辆难以供货或导致生产受限。换句话说,预计未来社会将难以应对各种客户的需求,因为需要在生产汽车的同时保持只允许批量生产特定小件的制造结构。
因此,有必要摆脱传统的车辆制造方法,创新一种能够在一个点上容易且快速地生产各种类型车辆的制造方法。
作为背景技术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并且不应被视为承认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相对应。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实施例,并提供一种基于并行单元的移动性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在生产车辆时一起生产各种类型的车辆来对应各种客户需求,即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也能够在不停机或不单独配置的情况下继续生产并增加产量,并且通过单独设置每个单元的操作来确保灵活性,根据产品周期的快速变化而快速地改变生产设施快,并且在市中心建筑物的工厂中而不是位于郊区的工厂中进行安装和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基于并行单元的移动性生产系统的实施例是用于通过一个生产系统来生产各种类型车辆的基于并行单元的移动性生产系统,其包括:前串行生产线,由串联布置的一个或多个单元组成,各种类型的车辆依次通过该前串行生产线以进行生产;并行生产线,设置有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单元,并且当车辆从前方移动到后方并被输送到选择的单元时,形成各种组合的子生产线以匹配每种类型的车辆;以及后串行生产线,其中通过并行生产线的各种类型的车辆依次输入。
前串行生产线可以执行前期作业和底盘安装工序。
前串行生产线可以由串联布置的多个单元组成,并且每个单元可以依次执行前期作业和底盘安装工序。
前串行生产线可以由依次布置的前期作业单元、车顶安装单元、室内外装饰作业单元、底盘对准作业单元、驱动模块安装单元和底盘安装单元组成,各种类型的车辆可以依次通过每个单元并进行生产。
并行生产线的每个单元可以是选择性地执行各种作业的单元。
并行生产线的每个单元可以以各种方式执行内饰安装、控制台安装、空调管道安装和地板地毯安装中的一个或多个。
室内外装饰作业单元可以由依次布置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组成,并且第一单元可以执行车辆布线安装和安全带安装中的一个或多个。
室内外装饰作业单元可以由依次布置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组成,并且第二单元可以执行防撞垫安装和地板地毯安装中的一个或多个。
室内外装饰作业单元可以由依次布置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组成,并且第三单元可以执行车顶篷安装和清洗液储存器安装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后串行生产线中,可选部件安装单元、车轮安装单元、保险杠安装单元和车门安装单元可以串联布置。
可选部件安装单元可以执行薄板安装、玻璃安装和FEM(前电子模块)安装中的一个或多个。
保险杠安装单元可以执行保险杠安装、踏板安装和刮水器安装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6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