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织物起毛起球自动评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5887.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6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梁涛;王一鑫;简晓昀;林风喜;王文;毕兴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冠图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41;G06T7/90;G06T5/40;G06N3/04;G06N3/08;G06V10/44;G06V10/56;G06V10/74;G06V10/82;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织物 起毛 自动 评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织物起毛起球自动评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照片;S2照片预处理;S3特征提取;S4特征比对;S5根据特征之间的差异评级,本发明适用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采集图像后,经特征提取、特征比对等一系列模块后形成对该样品的级别评定,解决人工评级中效率低、主观性强、不同人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对织物起毛起球评级任务效果明显,最终的结果准确、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织物起毛起球自动评级方法。
背景技术
织物起毛起球是指在使用和清洁过程中,织物表面受到外力的搓摩等产生的毛茸(称“起毛”),不能及时脱落与清除,进一步缠结为小球(称“起球”)的现象,严重影响衣物的观感。
现有织物起毛起球评级方法多采用人工评级,人工评级主要由工作人员根据经验和主观感受对布样进行评级的过程,人工评级会由于光线、角度、主观感受等各种原因导致评级结果存在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织物起毛起球自动评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织物起毛起球自动评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照片;
S2照片预处理;
S3特征提取;
S4特征比对;
S5根据特征之间的差异评级。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照片。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照片预处理,包括:
用直方图均衡化的方法将照片图像的灰度值拉升到整个灰度范围。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用直方图均衡化的方法将照片图像的灰度值拉升到整个灰度范围,包括:
统计原始照片图像各灰度级的出现频数nk;
求出每个灰度级出现的概率Prk;
根据公式Ⅰ求出每个像素值映射之后的新值;
所述公式Ⅰ为:
其中,Pr(rk)=nk/N。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照片预处理,还包括:
根据x=x/127.5-1,将照片图像的每个像素值归一化为-1~1的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特征提取,包括:
采用神经网络卷积,输入步骤S2中归一化后的照片图像进行特征的提取,其中,神经网络卷积采用SENet的网络结构;
将网络最后一层提取到的特征映射为1024维的向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特征比对,包括:
将提取到的特征与标准样照的特征在余弦空间上进行比对,以余弦距离作为评判标准,距离越小则两张图片越接近;
余弦距离计算方式为: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根据特征之间的差异评级,包括:
选择差异性最小的标准样照,以该标准样照的等级作为照片的评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冠图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冠图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5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噪声的运算放大器电路
- 下一篇:长期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