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忆阻器结构的长短时记忆网络实现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245606.8 申请日: 2021-10-26
公开(公告)号: CN113988281A 公开(公告)日: 2022-01-28
发明(设计)人: 李正浩;刘良辰;唐永亮;李琪;唐颖;罗胜强;李鸿鹄;李靖禾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因普乐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N3/063 分类号: G06N3/063;G06N3/04;G06N3/08;G06V40/10;G06V20/40;G06V10/94;G06V10/44;G06V10/774;G06V10/82;G06K9/62
代理公司: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代理人: 艾铭伟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忆阻器 结构 短时记忆 网络 实现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忆阻器结构的长短时记忆网络实现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基础忆阻器阵列,搭建由LSTM层和全连接层构成的待训练LSTM网络,并输入原始视频数据,得到待训练LSTM网络的全连接层输出值;根据全连接层输出值与标准信息的偏差,利用基于时间反向传播的均方根反向传播算法训练所述待训练LSTM网络;当达到设定的训练次数时,判定训练精度是否达标,若不达标则进行再次训练,直至精度达标;获得所需LSTM网络。其显著效果是:通过利用小规模的忆阻器阵列作为基础阵列,以一定的排列方式构成大规模阵列,获得对精度、制备难度复杂过程不敏感,且能够承载更高级神经网络应用的长短时记忆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忆阻器结构的长短时记忆网络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在图像描述、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LSTM在设计上避免了长时依赖(Long-Term Dependencies)的问题,即对长期信息具有良好的存储记忆功能。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循环神经网络都有着重复的神经网络模块形成链的形式,这种神经网络形成链结构在普通的RNN中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在LSTM网络中就变得复杂了。与普通RNN不同的是,LSTM网络内部有三个特有的阶段:(1)忘记阶段,即对前一时刻传来的输入进行选择性地忘记;(2)选择记忆阶段,即对这一时刻的输入进行选择性地“记忆”;(3)输出阶段,即决定哪些信息将会被当成当前时刻的输出。由于LSTM网络的复杂链状结构,使得它能够实现对信息的保护和控制,该功能是通过一种叫“门”的结构来实现的。门结构可以选择性地让信息通过,它们由一个Sigmoid神经网络层和一个逐点相乘的操作来实现的。Sigmoid层输出为一个向量,其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在0和1之间的实数,表示让对应信息通过的权重。比如,0表示“不让任何信息通过”,1表示“让所有信息通过”。

忆阻器(Memristor),全称为记忆电阻器,是继电阻、电感和电容后的另一器件。早在1971年,华裔科学家蔡少棠教授就已经提出了忆阻器的概念,他推断:在电阻、电容和电感之外,应该还有一种组件,能够表示电荷和磁通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组件的特点是:电阻会随着电流量的改变而改变,并且电流停止后电阻值仍然会保留之前的值,直至它的电流改变才会引起电阻值变化。根据忆阻器的这种保留电阻值特性,人们可以知道流经它的电荷量,从而可以将它制备成具有记忆性的存储器。与此同时,纳米忆阻器件的兴起,也推动着基于忆阻器的大规模的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实现的进程。

2014年12月19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其评选的2014年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研制的新一代模仿人脑计算机芯片榜上有名。这款名为“真北(True North)”的芯片的诞生,意味着信息的存储和处理不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理想的人工突触器件应该具有以下几种基本性能:(1)具有非易失的突触权重;(2)纳米级尺寸;(3)具有突触可塑性,即突触权重能够通过学习而发生改变;(4)易于大规模互连集成;(5)低功耗。忆阻器就是这样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其阻值能够随流经的电荷量而发生变化,并在断电后保持这种变化的状态,可以认为是模拟神经突触的完美器件。

由于忆阻器的这种可以模拟神经突触的特性,将其和神经网络结合,就可以使得信息的储存和处理不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了。这种仿脑计算架构和范式在并行处理大数据量的任务时,比如图形识别、视觉捕捉、模式识别、数据压缩、视频识别等方面可以表现出优越的性能。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基于忆阻器实现神经网络的实验上大量的突破。Yao等人利用反向传播基础神经网络在128×8的忆阻器阵列上,实现了对320像素灰度图像人脸的分类。因此,在忆阻器能够存储大量信息的前提下,构建LSTM网络并实现对视频的分析是可行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因普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因普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5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