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助机器人探测导航盲区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7857.1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5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丽;杨根科;褚健;王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剑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2 | 代理人: | 徐浩俊 |
地址: | 315016 浙江省宁波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助 机器人 探测 导航 盲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助机器人探测导航盲区的系统,涉及移动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调频连续波雷达模块,计算模块和通讯模块,调频连续波雷达模块与计算模块通过线缆连接,计算模块与通讯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协助机器人探测导航盲区的方法,包括:S100、初始化;S200、过滤电磁波信号;S300、处理电磁波信号;S400、发出控制指令;S500、响应控制指令。本发明对处于遮挡物体后面移动物体进行识别并且计算出物体移动的方向以及速度,避免了机器人与移动物体发生碰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助机器人探测导航盲区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人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的焊接、喷漆、搬运、装配、铸造等场合,己经开始大量使用机器人。另外在军事、海洋探测、航天、医疗、农业、林业甚到服务娱乐行业,也都开始使用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是属于工业机器人的一种类型,它主要是由计算机来进行操作与控制的,移动机器人具有的功能有移动导航以及多传感控制网络交互等各种的功能。移动机器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并且应用领域是十分的宽广的,在机械电子,纺织,医疗,食品等各个行业都有涉及。并且移动机器人还可以在车站,机场,邮局等各种需要交通运输的场所成为交通运输的工具。例如有的机器人可以来扫地,有的机器人可以进行教育培训,送餐以及迎宾等各种的智能活动。在工业上有机器人可以进行无人搬运切割焊接的机器人。目前的移动机器人主要通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测量周边环境信息,实现导航和定位。在导航的过程中再加以超声波传感器来探测机器人距离障碍物是否过近,防止发生碰撞。但是由于这些传感器本质上都是测距形式的仪器,当一些物体从视野外的地方移动过来时,机器人通常来不及反应,比如从房间里突然走出来的人,或者在室外路口的拐角处冲出来的汽车或者自行车等等。这种情况下移动物体从无法测量的区域出现快速接近机器人,机器人来不及发出命令即使避让,就会很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专利CN201520989601.X使用红外线障碍检测器来检测是否有人员靠近,当检测到有人员阻挡时,机器人减速慢行或者停止,等待人员通过。但是在该专利应用的餐厅环境中,人经常会从餐桌旁边或者墙壁后面等检测器盲区走出来。这时候机器人对于移动的人员反应不及时,就会容易发生碰撞导致人员受伤。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协助机器人探测导航盲区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前预判移动物体运动轨迹,进行超前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机器人的碰撞事故。
发明人提出利用电磁波信号检测机器人视野盲区,对处于遮挡物体后面移动物体进行探测,计算出物体移动的方向以及速度,并给机器人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避免机器人与移动物体发生碰撞。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协助机器人探测导航盲区的系统,包括调频连续波雷达模块,计算模块和通讯模块,调频连续波雷达模块与计算模块通过线缆连接,计算模块与通讯模块通过线缆连接;
调频连续波雷达模块向四周发射电磁波信号,并接收移动物体反射回的电磁波信号,把反射回的电磁波信号发送给计算模块,计算模块对反射回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通过通讯模块向机器人发送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协助机器人探测导航盲区的系统中,调频连续波雷达模块设置雷达传感器。
可选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协助机器人探测导航盲区的系统中,调频连续波雷达模块的频率波段设置为76GHz至77GHz。
可选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协助机器人探测导航盲区的系统中,调频连续波雷达模块采用线性调频序列调制。
可选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协助机器人探测导航盲区的系统中,计算模块对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和反射回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处理,计算移动物体的距离和移动物体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7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