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线系统及机动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22352.8 | 申请日: | 202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8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路万里;程智敏;卢云;张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臧建明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布线 系统 机动车辆 | ||
1.一种布线系统,应用于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系统,包括:设置于动力电池包内部的主干线束;
所述主干线束用于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包内部,并包括一个中央控制器和三个域控制器;
所述三个域控制器分布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周围,每个域控制器分别通过所述主干线束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线束包括多根柔性扁平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一端与所述三个域控制器中的第一域控制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柔性扁平电缆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三个域控制器中的第二域控制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柔性扁平电缆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三端与所述三个域控制器中的第三域控制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三柔性扁平电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域控制器的第二端通过第四柔性扁平电缆连接有第一接插件;
所述第二域控制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五柔性扁平电缆连接有第二接插件;
所述第三域控制器的第二端通过第六柔性扁平电缆连接有第三接插件;
其中,所述第一接插件、所述第二接插件以及所述第三接插件用于连接各域控制器就近控制的执行器和/或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各支干线束;所述各支干线束通过多个外接插件与所述主干线束连接,所述多个外接插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不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干线束中的左侧前舱线束和右侧前舱线束分别通过第一外接插件和第二外接插件与所述主干线束连接,所述第一外接插件和所述第二外接插件设置于所述机动车辆的前舱在所述动力电池包上的投影位置;
所述支干线束中的左侧行李厢线束、右侧行李厢线束及底盘线束分别通过第三外接插件、第四外接插件及第五外接插件与所述主干线束连接,所述第三外接插件、所述第四外接插件及所述第五外接插件设置于所述机动车辆的后悬在所述动力电池包上的投影位置;
所述支干线束中的仪表线束通过第六外接插件与所述主干线束连接,所述第六外接插件设置于所述机动车辆的座椅在所述动力电池包上的投影位置;
所述支干线束中的左侧A柱线束和右侧A柱线束分别通过第七外接插件和第八外接插件与所述主干线束连接,所述第七外接插件和所述第八外接插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动车辆的左侧A柱和右侧A柱在所述动力电池包上的投影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每个域控制器之间还通过以太网连接,所述以太网用于传输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通过所述以太网分别与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和所述第二域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域控制器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通过所述以太网分别与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和所述第二域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还分别通过第一铝排和第二铝排与所述第二域控制器以及所述第三域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和所述第三域控制器之间还通过第三铝排连接,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和所述第三域控制器之间通过第四铝排连接,所述第三域控制器通过第五铝排还连接有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域控制器通过第六铝排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铝排、所述第二铝排、所述第三铝排、所述第四铝排、所述第五铝排及所述第六铝排用于将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能经由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各域控制器实现按需分配与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为千兆以太网。
10.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布线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23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