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叶面积求解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07990.2 | 申请日: | 202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2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华;尤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62 | 分类号: | G06T7/62;G06T7/11;G01S17/89;G01B11/28 |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闫树平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基 激光雷达 数据 叶面积 求解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叶面积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地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叶片点云数据提取:
将目标区域的原始地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地面点滤波和枝叶分离处理,从原始地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中提取出叶片点云数据来得到叶片点;
步骤2、单叶分割:
(1)将步骤1所得叶片点作为输入,叶片点默认编码为0并均设定初值为在其中任意寻找一编码为0的叶片点并将寻找的该点叶片编码设置为K,K≥1,同一片叶片上所有点的叶片编码相同;
中上标为该点的叶片编码,因为各点编码为默认编码所以初值为0,当某点确定叶片归属时变为下标i代表该点为对应编码K集合中的第i个点,i随着K叶片中点数增加分别编号赋值;
(2)遍历编码为0的叶片点集合,并求解每一点与编码为K的各点之间最小的欧氏距离Rmin,欧氏距离R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a,ya,za),(xb,yb,zb)分别代表了点a与点b的坐标,点a、b分别对应为点和
如果与各点之间的最小欧氏距离Rmin小于给定阈值Rth,其中Rth的数值设置为地基激光雷达数据的空间分辨率的1~10倍,则认为该点属于编码为K的叶片,将的编码设置为K和对应的i,即
如果与的各点之间的最小欧氏距离Rmin大于Rth,则认为该点不属于K叶片,则占的编码保持不变;
直至没有一次遍历中有新的点被编码为K,则认为叶片编码为K的叶片已经被完整的分割出来;
(3)如果叶片点中编码为0的集合S不为空,则将此时的集合S作为(1)的输入,将K的值赋为K+m,m为步骤(2)的循环执行次数,继续循环执行(1)至(2)直至当所有的叶片点的编码都不为0时,即集合S为空,执行步骤3;
步骤3、叶片叶面积求解:
利用Alpha-shape算法对步骤2所得各编码的点集建立包络面,并求解各个包络面的表面积AreaK,其中上标表示该表面积是编码为K的点集建立的包络面的表面积,取包络面表面积的一半为该叶片的叶面积;
步骤4、总叶面积求解:
将步骤3得到的所有编号叶片的叶面积进行累加,即可得到总叶面积;
总叶面积的具体物理含义由输入的点云数据决定:如果输入的点云数据为单木的点云数据,则得到的总叶片面积为一棵单木的总叶面积;如果输入的点云数据为林分的点云数据,则得到的总叶片面积为该林分的总叶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叶面积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Rth设置为地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空间分辨率的2~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79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