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副考核试验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1631.5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4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文洋;孙亚奇;周海涛;何晓东;兰银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G01M15/02;G01M13/00;G01N3/56;B25H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石倩倩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机构 摩擦 考核 试验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副考核试验台,包括传动轴,传动轴连接至非标凸轮轴,非标凸轮轴外部安装凸轮,非标凸轮轴一端连接至支撑座,支撑座的油槽连接至润滑油泵,非标缸盖上方安装非标顶盖,下方安装非标底板,非标顶盖内部设有挺柱孔,挺柱侧壁和挺柱孔内壁形成摩擦副,挺柱顶面与凸轮配合形成摩擦副,弹簧托盘通过气门导管上部的外径定位,挺柱顶面和弹簧托盘之间通过气门弹簧连接,气门杆和气门导管形成摩擦副,非标底板底部的气门座圈与气门头部锥面配合形成摩擦副。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副考核试验台,能够通过一次试验,对配气机构中的所有摩擦副进行考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副考核试验台。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配气机构定时开闭气门,使新鲜的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及时从气缸排出。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凸轮轴、挺柱及一些相关部件组成。气门在弹簧力和凸轮压力的作用下在气门导管内做往复运动,对于顶置凸轮轴的发动机,挺柱在挺柱孔内也呈现往复运动。因此,在运动过程中,气门杆-气门导管、气门头部锥面-气门座圈、挺柱侧壁-挺柱孔、挺柱顶面-凸轮分别构成摩擦副。其中的任一摩擦副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配气相位出现偏差,影响发动机的性能,严重时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
现有的针对配气机构的摩擦磨损试验台,均是将配气机构中包含的摩擦副单独进行考核验证,如气门-气门座圈摩擦磨损试验台、气门-气门导管摩擦磨损试验台等。主要存在两个缺点:(1)耗费的时间周期长、成本高。(2)无法体现配气机构中各摩擦副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无法体现其中的一个摩擦副发生故障,对其它摩擦副的影响;无法验证摩擦副在单独考核时不发生故障,却在实际工作中,因有其它摩擦副的影响下是否会发生故障。因此考核结果较为片面,不能完全代表实际工作状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副考核试验台,以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一次试验,对配气机构中的所有摩擦副进行考核的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副考核试验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副考核试验台,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由三相异步电动机提供动力,并通过联轴器连接至非标凸轮轴,非标凸轮轴上有按原机设计型线加工的凸轮,非标凸轮轴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至支撑座,支撑座内部设有环形油槽,环形油槽管路连接至润滑油泵,管路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至外部控制器,用以调节和控制配气机构的润滑油压力;非标缸盖上方安装非标顶盖,下方安装非标底板,非标顶盖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挺柱的挺柱孔,使得挺柱侧壁和挺柱孔内壁形成摩擦副,挺柱位于凸轮正下方,挺柱顶面与凸轮配合形成摩擦副,非标底板顶部固定安装弹簧托盘,挺柱顶面和弹簧托盘之间通过气门弹簧固定连接,挺柱顶面内壁固定连接至气门的一端,气门杆外部套接气门导管,且气门杆和气门导管配合形成摩擦副,非标底板底部安装气门座圈,气门座圈与气门头部锥面配合形成摩擦副。
进一步的,所述气门座圈、气门导管与非标底板的过盈配合设计值与原发动机设计值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气门的安装方法和形式与原发动机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内部设有环形油槽,环形油槽内部安装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内部固定连接至非标凸轮轴的端部,环形油槽管路连接至润滑油泵,管路上安装压力传感器,润滑油泵将润滑油输送至环形油槽内,经由非标凸轮轴内部及凸轮上按实际使用的凸轮轴油道,为摩擦副提供润滑。
进一步的,所述挺柱、气门座圈、气门、气门导管、弹簧托盘和气门弹簧使用发动机原机零件,气门座圈和气门导管安装孔的直径、非标顶盖上的挺柱孔的直径,均按照发动机原机尺寸进行设计加工,非标顶盖和非标底板的材料均与发动机原机气缸盖材料保持一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副考核试验台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16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