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6-苄氨基嘌呤与丙二酸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7863.7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1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国;徐学春;蒋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3/34 | 分类号: | C07D473/34;C07C55/08;C07C51/43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7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嘌呤 丙二酸共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苄氨基嘌呤与丙二酸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6‑苄氨基嘌呤原料药作为农药活性成分API,丙二酸为共晶形成物,其XRD谱图2θ在5.44°±0.2°,6.12°±0.2°,9.54°±0.2°,10.68°±0.2°,18.5°±0.2°,19.14°±0.2°,20.32°±0.2°,21.4°±0.2°,23.02°±0.2°,23.82°±0.2°,26.36°±0.2°,23.018°±0.2°,26.92°±0.2°,27.82°±0.2°,28.96°±0.2°,33.08°±0.2°存在一系列特征峰。共晶的制备方法如下:6‑苄氨基嘌呤、丙二酸溶于甲醇中,6‑苄氨基嘌呤与丙二酸的摩尔比为1:1,溶解后反应液过滤、滤液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得到晶体即6‑苄氨基嘌呤与丙二酸共晶。本发明为进一步拓宽6‑苄氨基嘌呤的固体形态,修饰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药效和生物利用度提供了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6-苄氨基嘌呤与丙二酸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药共晶”是农药活性组分和可接受的配体(CCF)通过分子识别,在不破坏农药自身化学键的前提下,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卤键、π堆积作用和范德华力)形成特定的晶体结构。基于晶体工程的农药共晶本质上是一种超分子自组装系统,是热力学、动力学、分子识别的平衡结果。对于药物活性成分,其结晶态的形式可以影响到它的诸多物理化学性质,例如熔点、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
由于农药共晶的形成不会破坏农药活性成分的共价键,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更好的改变农药活性成分理化性质的手段。农药晶型研究在农药研究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简称6-BA)结构式如下式:
其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合成细胞分裂素,原药白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每升水中仅能溶解80mg,微溶于乙醇,在酸、碱中稳定。6-BA属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有效的刺激促使植物细胞分裂的生物活性物质,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为幼胚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其局限性为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生理作用限于局部处理位置及其附近,作物种类、用法和浓度、处理时间及部位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作用或反应也不尽相同。但6-BA具有抑制植物叶绿素、核酸、蛋白质降解,提高氨基酸含量、延缓叶片衰老等作用,对某些植物的单性生殖、增加结实和谷粒增长、防止衰老也有着明显功效,且果实中的残留量较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果蔬和园艺作物生产实践的各个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6-苄氨基嘌呤与丙二酸共晶及其制备方法,进一步拓宽6-苄氨基嘌呤的固体形态,修饰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药效和生物利用度提供了可能。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6-苄氨基嘌呤与丙二酸共晶,以6-苄氨基嘌呤为活性成分,丙二酸为共晶形成物;使用Cu-Kα辐射,所述共晶的XRD谱图在衍射角2θ为5.44°±0.2°,6.12°±0.2°,9.54°±0.2°,10.68°±0.2°,18.5°±0.2°,19.14°±0.2°,20.32°±0.2°,21.4°±0.2°,23.02°±0.2°,23.82°±0.2°,26.36°±0.2°,23.018°±0.2°,26.92°±0.2°,27.82°±0.2°,28.96°±0.2°,33.08°±0.2°的位置存在特征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6-苄氨基嘌呤与丙二酸共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6-苄氨基嘌呤、丙二酸溶于甲醇中,6-苄氨基嘌呤与丙二酸的摩尔比为1:1,溶解后反应液过滤、滤液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得到晶体即6-苄氨基嘌呤与丙二酸共晶。
优选的,所述6-苄氨基嘌呤与甲醇的质量比为1:20-30,甲醇含量过低或过高时,都难以得到共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7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