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槽超结MOSFET功率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8751.2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8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钦;李海松;陈飞鹭;易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槽超结 mosfet 功率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深槽超结MOSFET功率器件,包括由下至上按序依次设置的漏极电极(1)、衬底(2)、外延层(3)、体区(5)、源区、栅极结构以及源极电极(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3)中刻蚀形成有多个沟槽,多个所述沟槽间互不连通且均沿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沟槽的侧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范围为80°~90°,所述沟槽的底端宽度不大于其上端宽度;每个所述沟槽内均填充有至少两层填充层(4),多个所述沟槽内填充层(4)的数量相同且每层填充层(4)的上端面高度保持一致,单个所述沟槽内填充层(4)的掺杂浓度由下至上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槽超结MOSFE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2)的掺杂类型为n型,所述外延层(3)的掺杂类型为n型且形成于所述衬底(2)之上,所述外延层(3)的掺杂浓度低于所述衬底(2)的掺杂浓度,所述漏极电极(1)位于所述衬底(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槽超结MOSFE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4)的材质为p型硅,每层所述填充层(4)的上端面保持水平、侧面与所述沟槽的内壁相触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槽超结MOSFE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在单个所述沟槽内,以所述沟槽垂直方向上中心点处的掺杂浓度为基准,位于最上层的所述填充层(4)的掺杂浓度与基准间的差值及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填充层(4)的掺杂浓度与基准间的差值均不超过基准的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槽超结MOSFE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区(5)的掺杂类型为p型、形成于所述沟槽上方,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沟槽间的所述外延层不会被所述体区(5)穿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槽超结MOSFE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区形成于所述体区(5)之上、由源极(6)和源极接触层(7)共同构成,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源极接触层(7)位于所述源极(6)的外侧,所述源极(6)的掺杂类型为n型且其掺杂浓度高于所述外延层(3)及所述体区(5),所述源极接触层(7)的掺杂类型为p型且其掺杂浓度高于所述体区(5),所述源极(6)与所述源极接触层(7)之间形成欧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槽超结MOSFE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结构由栅极氧化层(8)、多晶硅栅极(9)以及栅介质保护层(10)共同构成,所述栅极氧化层(8)的材质为二氧化硅、覆盖于所述体区(5)及所述源区之上,所述多晶硅栅极(9)位于所述栅极氧化层(8)之上并完全覆盖所述栅极氧化层(8)的上端面,所述栅介质保护层(10)的材质为绝缘材料、位于所述栅极氧化层(8)及所述多晶硅栅极(9)二者上方并将二者罩于其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深槽超结MOSFE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电极(11)位于所述源区及所述栅极结构上方,所述源极电极(11)的下端面分别与所述源极(6)及所述源极接触层(7)二者的上端面相触接。
9.一种深槽超结MOSFET功率器件的制备方法,用于加工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深槽超结MOSFE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一块衬底(2),在其上形成一层致密的外延层(3),随后利用刻蚀工艺在所述外延层(3)上开设多个沟槽,控制所述沟槽的侧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范围在80°~90°之间,保证多个所述沟槽间互不连通且均沿垂直方向设置;
S2、使用p型硅在所述沟槽内分多次进行填充、直至将所述沟槽填充完全,在填充过程中,所使用的p型硅的掺杂浓度随填充次数依次降低;
S3、利用离子注入并退火扩散的工艺在所述外延层(3)的上端面形成一层体区(5),随后再次利用离子注入并退火扩散的工艺在所述体区(5)的上端面形成一层源区;
S4、将栅极氧化层(8)、多晶硅栅极(9)以及栅介质保护层(10)三者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组合形成栅极结构,随后将所述栅极结构设置于所述体区(5)及所述源区之上;
S5、将源极电极(11)设置于所述源区及所述栅极结构上方,保证所述源极电极(11)的下端面分别与所述源极(6)及所述源极接触层(7)二者的上端面相触接;
S6、将漏极电极(1)设置于所述衬底(2)的下方,保证所述漏极电极(1)的上端面与所述衬底(2)的下端面相触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87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OF衍生的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保健软糖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