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商用车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0167.2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程前;王锐;周金应;徐磊;刘延;陈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C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237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商用 车车 偏离 报警 系统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载系统有效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商用车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系统包括测试场景模块、测试车辆模块、定位模块、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评价模块;方法包括,通过让测试车辆在多种测试场景下进行多次测试试验,同时检测测试过程中的多项信息,并根据检测的信息让测试车辆保持一定的条件进行试验,再检测测试车辆对偏离车道时的报警信息,再根据收到报警信息时的位置信息和偏离方向进行评分。本发明提高测试车辆上车道偏离报警系统有效性判断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系统有效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商用车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商用车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商用车包含了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因商用车车身体积大和行驶时间长的特定,商用车的“安全出行”越来越重要,促使汽车智能化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大。针对部分商用车,相关标准规定了必须搭载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LaneDeparture Warning),例如总质量大于18000kg且最高车速大于90km/h的载货汽车等,以在商用车未打转向灯时检测到车辆非正常偏移时进行预警提示。
由于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在商用车的实际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未打转向灯而车辆非正常偏移的情况较少,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使用频率较小,所以,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对非正常偏移情况的预警提示是否准确有效非常重要。急需能够评价商用车上所搭载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准确有效的系统,以保证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商用车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评价系统,以对商用车上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进行评价。
本方案中的用于商用车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评价系统,包括测试场景模块、测试车辆模块、定位模块、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评价模块和显示模块;
测试场景模块,用于生成多个测试场景并向处理模块发送场景信号,所述测试场景包括弯道报警场景、直道重复场景和虚警场景,每个测试场景一一对应有测试车道;
测试车辆模块,用于在测试场景中多次行驶进行多次试验;
定位模块,用于检测测试车辆模块的定位信息;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报警信息,并发送至处理模块;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以提供测试车辆模块按照测试场景所需的行驶方式行驶的反馈,所述处理模块获取报警信息并根据场景信号将定位信息发送至评价模块;
评价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测试场景根据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生成评分结果。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让测试车辆模块在测试场景中进行多次测试试验,并通过定位模块进行定位信息的采集,显示定位信息,让测试车辆模块能够按照定位信息的行驶方式反馈进行行驶,以保持测试场景所需的行驶方式,根据检测的信息让测试车辆模块保持一定的条件进行偏离试验,检测测试车辆模块偏离车道时的报警信息,并针对报警信息产生时的位置信息和偏离方向生成评分结果,提高测试车辆上车道偏离报警系统有效性判断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测试场景模块获取测试车道的曲率半径并生成测试车辆模块的行驶车速,所述行驶车速根据弯道报警场景和直道重复场景进行设置,所述弯道报警场景的行驶车速分别位于第一速度范围和第二速度范围进行试验,所述直道重复场景的行驶车速分别位于第三速度范围和第四速度范围进行试验。
有益效果是:测试车辆根据不同的曲率半径以不同的行驶车速进行行驶,让测试车辆在不同速度范围内的行驶车速进行试验,可以降低对测试车辆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评价模块根据报警信息对应位置信息在预设位置范围内的报警点生成评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