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展开控制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0006.5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1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河敃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彬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安全气囊 展开 控制 装置 方法 | ||
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展开控制装置和方法,包括:第一感测单元,被配置为感测横摆角速度信息,横摆角速度信息包括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加速度值;第二感测单元,被配置为感测车辆中的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碰撞感测单元,被配置为感测车辆是否碰撞;通信单元,被配置为接收车辆的座椅位置信息和ADAS操作信息;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计算乘客的动态行为信息,并基于乘客的动态行为信息和碰撞感测单元的碰撞感测结果来确定安全气囊展开点。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展开控制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展开控制装置和方法,其可以基于车辆上乘客的行为估计来控制安全气囊展开点。
背景技术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根据惯性定律迅速向前弯曲。根据车辆碰撞的力度,驾驶员的上半身可能会撞上车辆的转向设备。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可能会受重伤。为了防止这种伤害,在车辆中安装了安全气囊。在发生车辆碰撞的情况下,展开安全气囊以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然而,在驾驶员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安全气囊还未完全展开之前驾驶员的头部就可能撞上转向设备,这对驾驶员头部造成严重伤害。也就是说,当驾驶员的头部撞到安全气囊时,会发生后退拍击。
这种常规的安全气囊展开算法基于被动反射算法,该算法依赖于车辆碰撞后产生的感测值。最近,可以预测,当驾驶辅助系统(DAS)执行紧急制动时,驾驶员的头部和胸部将在安全气囊完全展开之前迅速向前移动并撞上转向设备,这与规定/适销性测试不同。因此,需要一种反映主动连接DAS的安全气囊展开控制方法。
相关技术是本发明人为导出本公开而保留的或在导出本公开的过程中获取的技术信息。相关技术不一定是在应用本公开之前向公众公开的公开已知技术。
发明内容
各种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展开控制装置和方法,其可以在车辆碰撞或紧急制动的情况下基于乘客的行为估计来确定安全气囊展开点并操作安全气囊。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以下描述中清楚地理解其他未提及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展开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感测单元,被配置为感测横摆角速度信息,横摆角速度信息包括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加速度值;第二感测单元,被配置为感测车辆中的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碰撞感测单元,被配置为感测车辆是否碰撞;通信单元,被配置为接收车辆的座椅位置信息和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操作信息;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向乘客行为估计算法输入来自第一感测单元的横摆角速度信息、来自第二感测单元的安全带佩戴信息以及来自通信单元的ADAS操作信息,从而来计算乘客的动态行为信息,并基于乘客的动态行为信息和碰撞感测单元的碰撞感测结果来确定安全气囊展开点。
乘客行为估计算法可以是基于DMS(阻尼器-质量-弹簧)的二阶常微分方程。
控制单元可以基于横摆角速度值和ADAS操作信息来确定锁定权重因子,基于安全带佩戴信息来确定权重因子或饱和度,并且通过将加速度、锁定权重因子、饱和度和权重因子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于二阶常微分方程来计算动态行为信息,动态行为信息包括乘客头部和胸部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中的一个或多个。
当横摆角速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并且ADAS操作信息包含指示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S)正在操作的数据时,控制单元可以确定基于保持车道的锁定权重因子,并且当横摆角速度值大于或等于阈值并且ADAS操作信息包含指示LKAS未操作的数据时,控制单元确定基于转向的锁定权重因子。
当乘客佩戴安全带时,控制单元可以根据经过的时间来确定安全带佩戴权重因子或安全带佩戴饱和度,并且当乘客未佩戴安全带时,控制单元根据经过的时间来确定安全带未佩戴权重因子或安全带未佩戴饱和度。
控制单元可以通过将座椅位置信息和乘客的头部和胸部的位移相加来计算乘客的实际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