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氰醇裂解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5869.6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曹金辉;宗匡;喻海亮;曾鹏;刘建明;陈文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60 | 分类号: | C12N15/60;C12N15/70;C12N9/88;C12P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332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解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R-氰醇裂解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R-氰醇裂解酶野生型基因进行突变处理:将R-氰醇裂解酶基因,氰醇裂解酶的野生型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进行突变处理,处理后得到氰醇裂解酶突变子基因,氰醇裂解酶突变子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添加酶切位点:向氰醇裂解酶突变子基因中插入双酶切位点;
制备重组质粒:将氰醇裂解酶突变子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
导入菌株:将带有氰醇裂解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到菌株中得到重组表达菌株;
菌株的分泌和表达:添加信号肽,将重组表达菌株在培养液中诱导表达然后收集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R-氰醇裂解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处理的方式为易错PCR。
3.如权利要求1所述R-氰醇裂解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酶切位点中,双酶切位点为NdeI/HindIII。
4.如权利要求1所述R-氰醇裂解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重组质粒中,表达载体为pET26b(+),其N端为信号肽pelB leader,信号肽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R-氰醇裂解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菌株中,所述菌株为E.coli BL21(DE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R-氰醇裂解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分泌和表达中,所述培养液为LB培养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R-氰醇裂解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分泌和表达中,还包括诱导培养,当培养基中OD600=1.0后,加入0.2mM IPTG并且保持温度为30℃,诱导表达4~5h。
8.如权利要求1~7所述R-氰醇裂解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
将底物溶解于叔丁基甲醚(MTBE)中,得到底物的MTBE溶液;将所得到的产品稀释在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中,并调节pH到3.4,得到酶液;将上述底物的MTBE溶液和酶液充分混合,使体系降温到10℃,搅拌成乳浊液后,加入液体氢氰酸反应得到R-苯乙氰醇和R-邻甲基苯乙氰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R-氰醇裂解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为苯乙氰醇和/或邻甲基苯乙氰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底物的MTBE溶液浓度为8微升每毫升缓冲液;所述底物的MTBE溶液与酶液的体积比为2:1.2~1.7;所述液体氢氰酸的添加量与底物的MTBE溶液与酶液的总体积比为4~3.5:1.2。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R-氰醇裂解酶的应用方法所制得的R-苯乙氰醇和R-邻甲基苯乙氰醇,其特征在于:所述R-苯乙氰醇和R-邻甲基苯乙氰醇,其中,收率均≥99.5%,手性值(e.e值)均≥9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科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58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