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晶格结构的增强型GaN HEM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5584.2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3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孙佩椰;刑志恒;吴能滔;李善杰;姚书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423;H01L29/51;H01L29/778;H01L21/28;H01L21/33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王东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晶格 结构 增强 gan hemt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晶格结构的增强型GaN HEM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衬底、GaN沟道层、GaN/AlN超晶格结构层、p型GaN/AlN掺杂层、MgO栅绝缘层、漏金属电极、源金属电极和栅金属电极;本发明利用超晶格结构的微带效应及固体热扩散法,增强势垒层中的p型掺杂效率,简单高效地实现了高性能的增强型GaN HEMT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晶格结构的增强型GaN HEM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GaN及相关Ⅲ族氮化物材料(AlN、InN)的HEMT器件是目前化合物半导体电子器件的研究热点。与第二代半导体GaAs相比,GaN具有宽禁带、临界击穿电场高、电子饱和速度高、热导率高、抗辐照能力强等优势,因此GaN HEMT具有优异的高频、耐压、耐高温、耐恶劣环境特性,被大量应用在射频微波以及功率开关等领域。
AlGaN/GaN异质结界面处的自发极化及压电极化,使得常见的AlGaN/GaN异质结之间能够产生浓度大约为1013cm-2的面电荷密度,因此GaN HEMT器件是天然的耗尽型器件。这种耗尽型器件在射频微波应用中要使用负的开启电压,使电路结构变得复杂而且电路的防误启保护功能也会受到影响,降低电路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开展增强型GaN HEMT器件的研究,简化电路设计和降低制备成本。
目前实现商业化增强型GaN HEMT器件的主流方法是p型栅技术。p型栅是通过在栅极和势垒层之间插入p型氮化物,将异质结的导带底提高费米能级之上,从而实现增强型。由于p型栅增强型器件不需要对栅进行额外工艺处理,不存在栅不稳定性问题,可靠性高,因此成为了GaN功率器件商业化的首选结构。但p型栅增强型器件仍面临刻蚀损伤和p型掺杂难度高等问题。由于选区外延技术难度较大,因此目前p型栅主要通过原位生长p-GaN/AlGaN/GaN,再将栅外区域的p-GaN刻蚀完全所得,故器件对刻蚀精度要求很高,而且无法避免对器件造成损伤。同时,p型GaN掺杂(通常采用受主Mg)浓度低,受主激活率也不高,因此无法充分耗尽栅下2DEG,难以实现高阈值电压。此外,p型栅还存在栅控能力弱及栅极漏电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功率器件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亟需寻求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以简单高效的实现增强型GaN HEMT器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晶格结构的增强型GaN HEM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GaN/AlN超晶格结构所具有的微带效应来降低受主Mg的激活能,通过固体热扩散对栅下区域的GaN/AlN超晶格结构层进行p型掺杂,与下方材料形成pn结,耗尽栅下的二维电子气,从而实现增强型器件。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超晶格结构的增强型GaN HEMT器件,包括衬底、GaN沟道层、GaN/AlN超晶格结构层、p型GaN/AlN掺杂层、MgO栅绝缘层、漏金属电极、源金属电极和栅金属电极;
所述衬底、GaN沟道层及GaN/AlN超晶格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层叠;
所述GaN/AlN超晶格结构层是由GaN势阱层、AlN势垒层交替周期性生长构成;
所述MgO栅绝缘层及p型GaN/AlN掺杂层依次位于栅金属电极下方,所述p型GaN/AlN掺杂层位于GaN/AlN超晶格结构层中;
所述漏金属电极和源金属电极分别位于GaN/AlN超晶格势垒层的两侧区域,漏金属电极和源金属电极与GaN/AlN超晶格势垒层之间形成欧姆接触;
所述栅金属电极位于MgO栅绝缘层的上方区域,栅金属电极与MgO栅绝缘层和超晶格势垒层形成金属-绝缘层-半导体结构。
进一步,在GaN/AlN超晶格结构层中,AlN势垒层位于GaN沟道层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5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壶及具有其的冰箱
- 下一篇:一种潜伏式数控机床油箱控温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