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持可靠的双螺纹杆机械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6898.6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8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水华;吕子怡;孙泽楠;徐逸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10 | 分类号: | B25J15/10;B25J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可靠 螺纹 机械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夹持可靠的双螺纹杆机械爪结构,包括机械爪盘、机械爪杆、上耳杆、双螺纹杆、上带耳螺母、下带耳螺母、下耳杆、第一伸缩杆件、第二伸缩杆、电机组件、支座。本发明的装置工作时,电机组件带动双螺纹杆旋转,依靠双螺纹杆上下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的特点,使得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前进,而机械爪杆在上耳杆、下耳杆的带动下后拉,实现机械爪盘对物体的夹持,该结构抓取可靠、稳定且更加灵活。本发明依靠多个机械爪盘的抓取结构,增加了接触触点、面积、提高了抓取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可靠的双螺纹杆机械爪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人工智能、工业机械自动化设备正越来越多地被企业使用。其中工业机械爪凭借其精度高、适应面广、效率高等特点,成为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最佳工具。机械手可以在有毒、有危险的环境下连续工作;也可以完成频繁、单调、重复的劳动、比如上下料、搬运等。而在机械爪中,真空吸盘凭借结构简单、性价比高等优势在产品包装、上下料、物体的传输和机械装配等自动化作业线上使用越来越多。国冲压件在机电、日用品和五金零件中占很大比例,但目前绝大多数是采用手工上下料,从而导致效率过低、工伤事故较多等问题。而最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是采用送料机械手取代人工送料。机械爪不但可以实现安全操作,也提高了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提供了一种夹持可靠的双螺纹杆机械爪结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机械爪夹持不稳定、结构复杂的问题。
所述的一种夹持可靠的双螺纹杆机械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爪盘、机械爪杆、上耳杆、双螺纹杆、上带耳螺母、下带耳螺母、下耳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电机组件、支座;
所述双螺纹杆的外壁包括上段正螺纹和下段反螺纹;上带耳螺母的侧部外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上耳,下带耳螺母的侧部外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下短耳以及一组与上带耳螺母上的上耳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下长耳,下短耳和下长耳在下带耳螺母的侧部外侧间隔交错设置;
上带耳螺母侧部的每个上耳均铰接有上耳杆,上耳杆的末端再与机械爪杆下端铰接,机械爪杆上端再与机械爪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夹持结构,同时上带耳螺母螺纹连接在双螺纹杆的上段正螺纹外侧,可通过双螺纹杆的旋转实现整体机械爪盘的夹持运动;上耳杆的中部又与下耳杆上端铰接,下耳杆的下端与下带耳螺母侧部对应的下长耳铰接,下带耳螺母螺纹连接在双螺纹杆的下段反螺纹外侧,下带耳螺母侧部的下短耳与第一伸缩杆的上端铰接,第一伸缩杆下端与第二伸缩杆上端铰接,第二伸缩杆下端铰接在支座上;
所述电机组件固定设置在支座上,电机组件的电机轴与双螺纹杆的下段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组件在工作时,带动双螺纹杆旋转,依靠双螺纹杆上下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的特点,使得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前进,而机械爪杆在上耳杆、下耳杆的带动下后拉,实现机械爪盘对物体的夹持。
所述的一种夹持可靠的双螺纹杆机械爪,其特征在于:机械爪盘沿周向分布有四个,四个机械爪盘分布在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机械爪盘的抓取面上呈锯齿状,用于加大夹持时的摩擦力;机械爪杆成Z型结构,机械爪杆上端与机械爪盘固定连接,且机械爪杆的数量同样是四个并分布在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
所述的一种夹持可靠的双螺纹杆机械爪,其特征在于:在一根机械爪杆连接有两根同样长度且上下平行的上耳杆,其中下方的一根上耳杆的中部通过一根下耳杆与下带耳螺母侧部对应的下长耳连接,且所述两根上下平行的上耳杆的末端分别与上带耳螺母侧部对应上耳的上下两端连接;
所述一组上耳的数量是四个,四个上耳在上带耳螺母侧部外侧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且四个上耳分布在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
所述的一种夹持可靠的三爪型机械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耳杆其中点位置设有一孔,用于与下耳杆之间进行铰接;下耳杆下端成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宽度能配合插设在下带耳螺母侧部的下长耳的外侧,以便下耳杆下端与下带耳螺母侧部对应的下长耳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6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光圈水果采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