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变工况球磨机负荷软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3901.9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7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郭佳明;桑杲;缪秋华;贾民平;许飞云;胡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6;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季承 |
地址: | 21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迁移 学习 工况 球磨机 负荷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变工况球磨机负荷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实验室球磨机采用X种不同的钢球填充率,每种填充率使用Y种不同的料球比,分别采集球磨机振动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源域和目标域的频域信号,确定训练周期数、学习率、批次大小等参数;
S2:构建联合判别性高阶矩对齐网络,所述联合判别性高阶矩对齐网络包含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和平铺层;
S3:将不同工况下源域和目标域的频谱幅值作为网络输入,前向传递计算网络输出;
S4:将源域分类器损失、域差异损失和域中心损失结合,得到总体损失函数;
S5:调整网络各层权值参数使总体损失函数最小化;
S6:重复S3-S5,达到不同迁移任务的最大迭代步数,最终得到迁移学习训练完成的联合判别性高阶矩对齐网络。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变工况球磨机负荷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网络输入,是训练时同时将源域和目标域作为网络的输入,另外考虑到目标域样本不带标签,对目标域输出编码赋予一个伪标签所述伪标签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目标域样本输入后,最后一层分类器的第k个神经元的输出值。
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变工况球磨机负荷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总体损失函数L的计算公式如下:
L=Ls+λdLd+λcLc
其中,λd、λc为不同损失函数的权衡系数,Ls为源域分类器损失,Ld为域差异损失,Lc为域中心损失。
4.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变工况球磨机负荷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体损失函数的各部分损失的具体计算如下:
S4.1:所述源域分类器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s为源域样本数,为第j种料球比下第i个样本的期望输出向量,为第j种料球比下第i个样本的实际输出向量,k为类别数;
S4.2:所述源域和目标域样本是区间[a,b]上分别具有概率分布p和q的独立同分布的有界随机向量,所述域差异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s为源域样本,xt为目标域样本,HS和Ht分别为源域和目标域在网络FC2层的输出特征,K为源域和目标域的中心距最高阶次,E(H)为H的经验期望向量,Ck(H)是H的第k阶中心矩向量;
S4.3:所述域中心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hs、ht分别为源域和目标域在网络FC2层的输出特征,cy表示特征的聚类中心,α为权衡系数。
5.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变工况球磨机负荷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体损失函数最小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θ为网络各层权值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变工况球磨机负荷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判别性高阶矩对齐网络包含10层网络层,所述10层网络层包括3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3个全连接层和1个平铺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变工况球磨机负荷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球磨机实验过程中采用固定的5种钢球填充率,在每种工况下均匀添加矿料,每组工况采用4种料球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变工况球磨机负荷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种钢球填充率为:0.1、0.15、0.2、0.25、0.3;
所述4种料球比为:0、0.5、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39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