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体内增稠的营养剂载体、制备方法以及营养液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0046.8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7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科;朱敏;冯小深;朱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祈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9/256 | 分类号: | A23L29/256;A23L29/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洁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市辖区南通市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体内 营养 载体 制备 方法 以及 营养液 | ||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内增稠的营养剂载体、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体内增稠的营养剂载体,为海藻酸钠、难溶钙盐、强碱弱酸一价盐和水的混悬液。本发明体内增稠的营养液包括营养剂以及所述的营养剂载体。本发明体内增稠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将海藻酸钠与难溶钙盐、强碱弱酸一价盐和水搅拌20‑40min形成均一的混悬液,再将营养剂加入到混悬液中物理混匀。本发明方法简单、成分简单、适用性好、可与营养剂预配混合,特别适用于吞咽困难或需要管饲的病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肠营养液,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管饲的体内增稠的营养剂载体、制备方法以及营养液。
背景技术
在全球逐渐进入老龄化的大背景下,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或者各种疾病导致的吞咽障碍呈多发趋势,很多患者只能通过管饲来补充营养。由于管饲只能通过导管输送低粘度的营养液,与正常吞咽进入体内的食物质构上有较大差别,长期使用会导致各种并发症:腹泻、呕吐、肠外营养肌肉软弱无力、血糖剧烈波动、误吸等。改变营养液在体内的流变质构特性是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法,通过对营养液进行体内增稠,形成半固态的凝胶,可以使患者身体通过管饲进食就可以获得和正常进食一样的质构体验,减少各种并发症。如专利(201380004157.5)公开了一种果胶水溶液,通过控制果胶水溶液中的钙含量和酯化度,使之在保存中不产生沉淀,同时在使用后能够在人体内与经肠营养剂中的钙反应,从而为钠含量为180mg/100mL以上的经肠营养剂增稠,为管饲病人创造一种更好消化吸化条件。但这种方案仍存在以下问题:
(1)该方案的机理是将低甲氧基果胶通过管饲进入人体消化道中与营养剂中释放出的钙离子反应形成半固态凝胶的方法来增稠,这种方法限定了必须使用含钙的营养剂,对于不含有钙成分的营养剂则无法实现体内增稠的效果,从而大大限定了可适用的营养液类型;
(2)由于果胶水溶液遇到游离钙会发生增稠效果,因此其不能与营养液在体外预配混合,而是只能作为营养液伴侣而不能作为载体来使用,操作时需要分别将果胶水溶液和营养液(或液态营养剂)通过鼻饲导入胃内,使两者在人体内初次混合后发生凝胶反应实现体内增稠,这就导致保存不便、操作复杂、患者进食或鼻饲时间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分简单、适用性好、可与营养剂预配混合、特别适用于吞咽困难或需要管饲的病人的用于体内增稠的营养剂载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营养剂载体的营养液,可加入各种类型的营养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营养液载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用于体内增稠的营养剂载体,为海藻酸钠、难溶钙盐、强碱弱酸一价盐和水的混悬液。
控制混悬液中海藻酸钠浓度为0.3-2.0%(w/v)。
控制混悬液中难溶钙盐浓度为0.15-0.5%(w/v)。
控制混悬液中强碱弱酸一价盐的浓度为0.03-0.5%(w/v)。
所述海藻酸钠M/G比在0.51-2.11之间,1.0%粘度100mPa·s以下。
所述难溶钙盐为柠檬酸钙、碳酸钙、果钙、葡糖酸酸钙或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难溶钙盐的粒度为80目-200目。
所述强碱弱酸一价盐为柠檬酸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亚硫酸钠、乙酸钠以及它们的钾盐中的至少一种。
将海藻酸钠与难溶钙盐、强碱弱酸一价盐和水在常温下搅拌20-40min形成均一的混悬液。
本发明营养液,包括营养剂以及上述的营养剂载体;其中,控制营养中海藻酸钠浓度为0.3-2.0%(w/v),难溶钙盐浓度为0.15-0.5%(w/v),强碱弱酸一价盐的浓度为0.03-0.5%(w/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祈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祈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0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