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1904.4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1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结合;王哲;孙圆丽;廖凯俊;易斌;韩雅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12 | 分类号: | C07C231/12;C07C237/36;C07D475/04;C07C231/02;C07C233/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信建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氨基 苯甲酰 谷氨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对硝基苯甲酰氯的甲苯溶液和L‑谷氨酸在水中混合,在pH为10~11的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将所述缩合反应得到的产物中的水相分离;将所述水相、甲酸铵和钯碳进行还原反应后除去钯碳,然后析出晶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芳胺类化合物是一类极其重要的有机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是芳胺的一种,它是合成抗贫血药物叶酸(folicacid)又称维生素M的中间体。该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及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目前国内采用对硝基苯甲酰氯与谷氨酸缩合得到N-对硝基苯甲酰-L-谷氨酸,所得产物再经还原反应得到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通过化学方法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是合成芳胺化合物最重要的方法,化学还原法可大致分为剂量型还原法和催化型还原法,此外,也有少量文献报道采用光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和生物酶转移还原法合成芳胺类化合物。
剂量型还原法主要包括:金属还原法、金属氢化物还原法以及金属硫化物还原法等。该类方法操作简便、原料便宜,但环境压力大、产品不易分离、还原产率普遍较低。而催化型还原法是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采用CO、H2O、H2等气体作为还原剂或者使用含氢有机物或无机盐作为氢供体,将硝基化合物还原,该类方法还原效率高、环境友好。然而,前者直接使用气体作为还原剂,反应通常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进行,对设备的耐压耐热要求较高;而后者转移氢化还原法则采用含氢物质作为氢供体提供质子氢,反应通常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能有效避免因使用气体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安全简便。
鉴于催化转移氢化还原法在诸多还原法中日益凸显的优势,近几年相关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用有机化合物代替气态氢作为反应中的供氢体进行的催化氢化反应称为催化转移氢化(CTH)。甲酸铵-Pd/C体系以甲酸铵作为还原反应中的供氢体,安全且易于操作。但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繁琐的后处理步骤,需要将前步生成的中间产物分离提纯出来再进行下步反应。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反应过程需要将中间产物分离提纯出来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备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的方法。
一种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对硝基苯甲酰氯的甲苯溶液和L-谷氨酸在水中混合,在pH为10~11的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将所述缩合反应得到的产物中的水相分离;
将所述水相、甲酸铵和钯碳进行还原反应后除去钯碳,然后析出晶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缩合反应得到的产物中的水相分离的步骤为将有机相从所述缩合反应得到的产物中除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摩尔比计,反应原料的加入量为对硝基苯甲酰氯与L-谷氨酸=1:(1~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硝基苯甲酰氯的甲苯溶液中的对硝基苯甲酰氯与甲苯的比值为(18~22)g:80m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摩尔比计,反应原料的加入量为对硝基苯甲酰氯、甲酸铵及钯碳的比值为=1:(2~6):(2~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摩尔比计,反应原料的加入量为对硝基苯甲酰氯、甲酸铵及钯碳的比值为=1:(3~4):(3~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对硝基苯甲酰氯的甲苯溶液和L-谷氨酸在水中混合的步骤为:将L-谷氨酸与水混合,滴加对硝基苯甲酰氯的甲苯溶液,在此过程中滴加傅酸剂使得反应液的pH为1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10℃,反应时间为2小时~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1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