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火控瞄具中目标提前量测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9942.6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0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祁海军;翟漫;赵金博;王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波谱华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G06T7/70;G06T7/11;G06T5/00;F41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火控 瞄具中 目标 提前量 测量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火控瞄具中目标提前量测量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手动开启简易火控瞄具的搜索任务,出现搜索框;当目标进入搜索框后开启跟踪任务,将搜索框变为跟踪框,并使踪框跟随目标移动,当目标在相机视野范围内移动预设时间或预设距离或移出相机视野范围后结束跟踪任务;根据目标在跟踪框内的首帧目标图像坐标和末帧目标图像坐标,得到目标移动的距离,再结合时间,计算出目标的速度;基于简易火控瞄具的自身姿态,对目标的速度进行处理,得到目标提前量。本发明在跟踪目标之前无需瞄准目标,降低发现目标的难度,实质性的降低了操作手的要求;同时本发明在计算提前量时考虑了瞄具的自身姿态,可以有效提升弹道解算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瞄具提前量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火控瞄具中目标提前量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武器的发展,射击时在知道风速、大气压力、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对攻击目标的当前位置、运动速度等的精确判断是决定射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反复的试验调整,且因为不同的操作手各自的身体因素和经验不同,所以在射击时需要校准的参数也不尽相同。
在现有的提前量测量过程中,需要先将瞄准镜光轴(十字线中心)瞄准射击目标,才可以发出锁定指令并锁定射击目标,形成锁定框,并转入目标跟踪状态。此方法仍然需要操作手先发现目标,在外界背景复杂的情况下发现目标难度大,因此并未实质性降低操作手要求,没有完全体现出提前量测量的优势;同时,在该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考虑瞄具自身姿态在目标跟踪时的改变,导致解算误差偏大,解算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火控瞄具中目标提前量测量方法及系统,有效提升了弹道解算可靠性,可降低对狙击手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简易火控瞄具中目标提前量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手动开启简易火控瞄具的搜索任务,使所述简易火控瞄具的屏幕中出现搜索框;
S2,当目标进入所述搜索框后开启跟踪任务,将搜索框变为跟踪框,并使所述踪框跟随所述目标移动,当所述目标在所述简易火控瞄具的相机视野范围内移动预设时间或预设距离或移出所述相机视野范围后结束跟踪任务;
S3,根据所述目标在所述跟踪框内的首帧目标图像坐标和末帧目标图像坐标,得到所述目标移动的距离,再结合所述目标在所述跟踪框内从首帧目标图像坐标到末帧目标图像坐标所用的时间,计算出所述目标的速度;
S4,基于所述简易火控瞄具的自身姿态,对所述目标的速度进行处理,得到目标提前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简易火控瞄具中目标提前量测量方法在跟踪目标之前无需瞄准目标,降低发现目标的难度,实质性的降低了操作手的要求,完全体现出提前量测量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在跟踪目标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瞄具自身不稳定等,本发明在计算提前量时考虑了瞄具的自身姿态,可以有效提升弹道解算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S2具体为,
S21,当目标进入所述搜索框后开启跟踪任务,将搜索框变为跟踪框此时所述简易火控瞄具处于跟踪状态;
S22,利用所述简易火控瞄具中的相机实时拍摄其视野范围内的原始YUV图像,并对所述原始YUV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YUV图像,隔帧对所述预处理YUV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从所述预处理YUV图像中找到目标图像;
S23,基于SAD算法计算出当前帧的所述目标图像的绝对误差和,并在当前帧所述目标图像中寻找与上一帧所述目标图像的绝对误差和最接近的目标图像坐标,并记录下来供下一帧所述目标图像使用,且循环执行所述S22-S23,直至从所述预处理YUV图像中找不到所述目标图像,结束所述跟踪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波谱华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波谱华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9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力驱动车辆用控制装置
- 下一篇:管理回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