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1037.X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9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早坂昭人;吉川雅人;小林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今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装置 | ||
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车辆中,作为驱动力源具备电动机,并且在所述驱动力源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中从所述驱动力源侧串联地配设有流体式传动装置以及齿轮机构,
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具有间隙消除控制部,该间隙消除控制部在从经由所述流体式传动装置从所述齿轮机构侧向所述驱动力源侧传递动力的被驱动行驶向经由所述流体式传动装置从所述驱动力源侧向所述齿轮机构侧传递动力的驱动行驶变化时,对所述齿轮机构进行间隙消除,
所述间隙消除控制部具有:
第1输入限制部,在从所述流体式传动装置中的所述驱动力源侧的输入转速减去所述齿轮机构侧的输出转速而得到的旋转差为负的预先决定的被驱动状态阶段中,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矩而将从所述流体式传动装置的所述驱动力源侧输入的输入转矩限制为第1限制值;以及
第2输入限制部,在接着所述被驱动状态阶段在所述旋转差从负变化为正的附近的区域预先决定的间隙消除状态阶段中,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矩而将所述输入转矩限制为比所述第1限制值低的第2限制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输入限制部在将所述间隙消除状态阶段中的所述输入转矩的初始值限制为所述第2限制值之后,使该输入转矩超过所述第2限制值地渐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第1限制值在所述旋转差的绝对值大的情况下相比于所述旋转差的绝对值小的情况更高的方式,根据该旋转差设定所述第1限制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第1限制值随着所述旋转差的绝对值变小而逐渐变低的方式决定所述第1限制值,
所述第1输入限制部在所述被驱动状态阶段中的所述输入转矩的限制执行时,依照与所述旋转差的绝对值的变化相伴的所述第1限制值的变化,使所述输入转矩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是能够通过再生控制而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的电动发电机,所述驱动力源除了所述电动发电机以外还具备引擎,
所述第1输入限制部用比所述第1限制值低并且比所述第2限制值高的目标引擎转矩使所述引擎动作,并且用所述电动发电机补充相对所述第1限制值的不足量,从而将所述输入转矩设为所述第1限制值,
另一方面,所述第2输入限制部用比所述第2限制值高的目标引擎转矩使所述引擎动作,并且用所述电动发电机的再生控制抵消相对所述第2限制值的超过量,从而将所述输入转矩设为所述第2限制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输入限制部在所述间隙消除状态阶段中使所述目标引擎转矩以及所述输入转矩分别渐增,并且在途中使所述目标引擎转矩上升直至与所需输入转矩一致,另一方面,以不管该目标引擎转矩的上升而维持所述输入转矩的渐增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引擎以及所述电动发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消除控制部具备间隙消除结束处理部,在通过所述第2输入限制部限制所述输入转矩的所述间隙消除状态阶段中判断为所述齿轮机构的间隙消除完成的情况下,该间隙消除结束处理部用所述电动发电机的转矩控制使所述输入转矩以预先决定的变化率渐增直至与所需输入转矩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消除控制部在所述被驱动行驶时依照加速请求变化为所述驱动行驶时对所述齿轮机构进行间隙消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10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