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走类人工智能机器人自润滑关节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0613.0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2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曾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昂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7/00 | 分类号: | B25J17/00;B25J19/00;F16N11/10;F16C33/04;F16C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人工智能 机器人 润滑 关节轴承 | ||
本发明涉及轴承润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行走类人工智能机器人自润滑关节轴承,包括下关节,所述下关节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上关节,所述上关节的正面插接有外轴套,所述外轴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轴套,所述外轴套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触发机构,所述上关节的内顶壁焊接有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的底部焊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部焊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底部插接有润滑棒。通过顶杆向上移动时会带动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进而使电机通电带动叶片在密封套内转动,对气囊充气,气囊充气后会带动挤压板和润滑棒向下移动对内轴套进行润滑,从而达到了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时,自动对内轴套进行润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润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行走类人工智能机器人自润滑关节轴承。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在制造行走类人工智能机器人时,需要在机器人关节处使用轴承,为了使机器人保持较好的外观,一般会对机器人的关节进行封闭处理,对轴承润滑时需要对机器人进行拆卸,比较麻烦,由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行走类人工智能机器人自润滑关节轴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走类人工智能机器人自润滑关节轴承,具有机器人关节处轴承摩擦系数较大时能够自动对轴承进行润滑的优点。
本发明为实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走类人工智能机器人自润滑关节轴承,包括下关节,所述下关节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上关节,所述上关节的正面插接有外轴套,所述外轴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轴套,所述外轴套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触发机构,所述上关节的内顶壁焊接有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的底部焊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部焊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底部插接有润滑棒。
作为优化,所述外轴套的顶部开设有与润滑棒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润滑棒插接在通孔内,所述挤压板的底部焊接有复位弹簧,起到带动挤压板向上复位的作用。
作为优化,两个所述触发机构均包括摩擦轮,两个所述摩擦轮的正面均焊接有凹凸轮,两个所述凹凸轮的上方均设置有顶杆。
作为优化,所述充气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转动有叶片,所述电机的底部焊接有密封套。
作为优化,两个所述顶杆的外部均套接有挤压弹簧,起到带动顶杆向下移动的作用,两个所述顶杆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一触点,两个所述第一触点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触点,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电机串联,任意一个触发机构上的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时均会使电机通电,所述叶片位于密封套内,两个所述摩擦轮的底部均与内轴套的顶部接触,内轴套与摩擦轮相对滑动时,内轴套上的摩擦系数较大时会带动摩擦轮转动。
作为优化,所述气囊的顶部开设有充气孔和两个泄气孔,所述充气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锥形塞头,所述气囊的内顶壁插接有两个活动杆,所述气囊的内后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齿轮,两个所述转动齿轮的正面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泄气孔相向一侧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塞板。
作为优化,所述锥形塞头的顶部焊接有拉簧,起到向上拉锥形塞头的作用,两个所述活动杆相背的一侧均焊接有压缩弹簧,起到往相向一侧挤压活动杆的作用,两个所述活动杆位于锥形塞头的左右两侧,锥形塞头上下移动时会通过其的锥面带动活动杆往远离锥形塞头的方向移动,两个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均设置有与转动齿轮啮合的齿牙,两个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分别与两个转动塞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活动杆左右移动时会通过转动齿轮和转动杆带动转动塞板上下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走类人工智能机器人自润滑关节轴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昂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昂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