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V2V的宜人化的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8167.6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3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左益芳;王龙翔;毛祺琦;吴旭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2v 宜人 前方 碰撞 预警系统 预警 方法 | ||
1.一种基于V2V的宜人化的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有: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自车信息的采集;
意图识别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车辆意图的识别以及计算预警距离所需特征参数的获取;
控制模块:用于个性化预警距离的计算并实现不同级别预警过程的分析;
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实现不同频率不同声音大小的预警;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意图识别参数获取模块、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依次连接。
2.一种基于V2V的宜人化的前方碰撞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同车道前方车辆:通过V2V通信方式,依据获取的周围车辆的准确位置信息,寻找同车道前方车辆,如果能找到同车道前方车辆,则进入S2,如果找不到同车道前方车辆则不作处理;
S2:自车及前车意图识别:通过意图识别模块,依据自车CAN信号确定自车意图,通过V2V直接传输获取前车意图信息或通过前车BSM消息在自车意图识别模块中计算得到前车意图;
S3:个性化预警距离计算:根据S2中识别的自车及前车意图,采用相匹配的安全距离模型进行预警距离计算;
S4:不同级别预警过程分析:根据前车与本车的实际距离、预警距离、车辆的紧急制动距离计算预警参数,根据预警参数的不同采用不同程度的预警频率和警报声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V2V的宜人化的前方碰撞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车辆通过V2V通信方式,获取自车周围环境信息,依据获取的周围车辆的准确位置信息,通过车载GNSS、RTK定位服务、IMU和摄像头进行数据融合,并结合高精度地图服务,获得拥有自车所处车道中准确的位置信息,进行车道级别的定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V2V的宜人化的前方碰撞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通过自车CAN信号及前车BSM信息分别获取自车及前车的特征参数,所述特征参数包括有横向加速度、航向角、方向盘转角、车速、纵向加速度,通过上述特征参数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换道意图以及纵向驾驶意图,所述纵向驾驶意图包括有静止、匀速直行、加速直行、减速直行或紧急制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V2V的宜人化的前方碰撞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安全距离模型包括有自车/前车换道工况模型、前车静止工况模型、前车加速工况模型、前车匀速工况模型、前车减速工况模型、前车紧急制动工况模型,当自车存在换道意图时采用自车/前车换道工况模型,前车存在换道意图时采用自车/前车换道工况模型,前车静止时采用前车静止工况模型,前车匀速直行时采用前车匀速工况模型,前车加速直行时采用前车加速工况模型,前车减速直行时采用前车减速工况模型,前车紧急制动时采用前车紧急制动工况模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V2V的宜人化的前方碰撞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预警距离计算所用到的参数包括有本车车速vHV、本车加速度aHV、前车车速vRV、前车加速度aRV、驾驶人反应时间tr、制动协调时间ta、制动减速度增长时间ts、静止时安全距离D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V2V的宜人化的前方碰撞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人反应时间tr会根据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不断修正,得到驾驶人个性化的反应时间参数,替代原有统一的经验参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V2V的宜人化的前方碰撞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协调时间ta是指在紧急制动时,从踏板开始动作产生制动效果时到车轮制动率达到75%时所花费的时间,所述制动减速度增长时间ts为0.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成都)有限公司,未经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81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