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管的制备方法及输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3376.3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8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陈波;崔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3/02 | 分类号: | B22D13/02;B22D19/00;C22C37/06;C22C33/08;C04B35/10;C04B35/622;C04B35/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熊靖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管的制备方法及输送管,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离心铸造机管端处均布固定4‑8片预制的陶瓷骨架;熔炼金属液并将熔炼好的金属液倒入离心铸造机浇注成型壁厚为2‑3mm的管坯;其中,金属液各元素含量质量百分比为:碳2.2%~3.2%,硅0.8%~1.5%,锰0.5%~0.8%,铬10%~15%,钒0.5%~2.0%,磷+硫≤0.1%,余量为铁及其他元素;将制备好的管坯放入热处理炉,缓慢升温至920~980℃,保温3~6h后取出,将取出的管坯冷却后再次放入热处理炉缓慢升温至250~350℃,保温3~6h后获成品输送管。本申请提高输送管整体耐磨性能,同时增强铸管断裂抵抗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管的制备方法及输送管。
背景技术
输送管是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泵送过程中,输送缸将混凝土通过输送管泵送到几十米高的作业区,混凝土中的石料在高压作业环境下对输送管管壁冲刷磨损,在管连接处由于混凝土物料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伴随着剧烈的冲击,加剧对管端处的磨损。这就要求输送管具有轻量化、高耐磨和抗冲击等性能特点。
目前,输送管分为单层管和双层管两种结构形式。单层管输送管大多采用45Mn2作为原材料,经高频淬火处理,硬化输送管内壁以增强其耐磨性能。双层管输送管大多采用高铬钢管作为内管,内管厚度在2~3mm,经整体淬火工艺,管壁完全淬透,保证钢管整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外管采用低合金结构钢,增强输送管整体强韧性。目前单层管和双层管的制备具有以下缺点:
(1)淬火工艺差:由于输送管管壁较薄,淬火工艺难度大,钢管原料淬透性差等原因,导致输送管存在径向硬度分布不均匀、淬硬层深度差异明显等问题,导致输送管在受到物料冲刷及冲击的过程中,导致管壁磨损不均,存在薄弱点,最终导致爆管的风险。(2)薄弱点明显:输送管输送物料过程中,管与管之间呈M型分布,物料中的石子硬物对管端处的冲击磨损较为严重,而输送管的制备过程中,缺少对管端处的制备工艺加强。随着物料对薄弱点的冲蚀,输送管在高压作业环境下,薄弱点开裂,导致其失效,需要整体更换输送管。(3)成本:双层输送管内管采用高铬钢管,制备工艺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管的制备方法及输送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输送管耐磨性能和抗冲击能力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输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离心铸造机管端处均布固定4-8片预制的陶瓷骨架;
熔炼金属液并将熔炼好的金属液倒入离心铸造机浇注成型壁厚为2-3mm的管坯;其中,金属液各元素含量质量百分比为:碳2.2%~3.2%,硅0.8%~1.5%,锰0.5%~0.8%,铬10%~15%,钒0.5%~2.0%,磷+硫≤0.1%,余量为铁及其他元素;
将制备好的管坯放入热处理炉,缓慢升温至920~980℃,保温3~6h后取出,将取出的管坯冷却后再次放入热处理炉缓慢升温至250~350℃,保温3~6h后获成品输送管。
进一步地,所述熔炼金属液步骤中选用碳铬铁FeCr65C1.0作为铬添加剂,选用钒铁作为钒添加剂。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液熔炼温度为1500~1600℃,浇注温度1450~1550℃。
进一步地,所述熔炼金属液是在中频感应熔炼炉内进行的。
进一步地,所述管坯的冷却形式为:采用喷淋头在管坯内旋转喷淋冷却管坯。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骨架包括安装支腿。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骨架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3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