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Ni含量的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4105.3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3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子敬;郭强;王瑞龙;贾文兵;刘向宏;冯勇;张平祥;闫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04 | 分类号: | H01B12/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i 含量 nbti cuni 超导 开关 线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Ni含量的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CuNi合金作为坯料,将坯料制备成CuNi管坯和锭坯,将CuNi管坯和锭坯机加为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一次包套和二次包套,所述CuNi合金中Ni的含量为30~50wt.%;
S2、将步骤S1中的NbTi/CuNi一次包套和NbTi棒进行一次组装,制备NbTi/CuNi一次复合锭坯,然后经过真空电子束焊接和热挤压制备为NbTi/CuNi一次棒坯;
S3、采用高硬度的碳化钨扒皮模具对NbTi/CuNi一次棒坯进行扒皮,去除物料表面的缺陷,经过冷拉拔后,锯切为NbTi/CuNi一次复合棒;
S4、将步骤S1中的NbTi/CuNi二次包套和步骤S3中的NbTi/CuNi一次复合棒进行二次组装,并用CuNi棒填充缝隙,然后经真空电子束焊接和热挤压制备为55芯的NbTi/CuNi二次棒坯;
S5、采用高硬度的碳化钨扒皮模具对NbTi/CuNi二次棒坯进行扒皮,去除物料表面的缺陷,经过冷拉拔后,锯切为NbTi/CuNi二次复合棒;
S6、对NbTi/CuNi二次复合棒进行冷拉拔,在冷拉拔设备上加装感应加热炉,以达到减弱CuNi表面加工硬化的效果,整个拉拔过程与时效热处理交替进行,最终获得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Ni含量的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CuNi管坯和锭坯由中频炉熔炼的CuNi合金作为坯料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Ni含量的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热挤压预热温度为600℃~900℃,保温时间为2h~6h,挤压比为3~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Ni含量的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碳化钨扒皮模具刃口角度控制在10~35°,刃口长度控制在1~4mm,每次扒皮量控制在0.1~1mm,扒皮次数为1~3次,冷拉拔过程中的加工率控制在5~30%;所述步骤S5中碳化钨扒皮模具刃口角度控制在10~35°,刃口长度控制在1~4mm,每次扒皮量控制在0.1~1mm,扒皮次数为1~3次,冷拉拔过程中的加工率控制在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Ni含量的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用CuNi棒对NbTi/CuNi一次复合棒进行填充的填充率为90%~9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Ni含量的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感应加热炉的加热温度控制在300~600℃,线材在感应加热炉中的走线速度控制在5~25m/min;时效热处理温度为300℃~500℃,时效热处理次数为2~6次,每次热处理时间为20h~60h;拉拔过程中的加工率应控制在5~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Ni含量的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最后一道拉拔工序前对线材进行扭绞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Ni含量的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绞处理中的扭绞节距为20~40mm,扭绞速度为300~1000r/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Ni含量的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最终获得NbTi/CuNi超导开关线材的直径小于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1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