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智能车辆驾驶行为决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2499.9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8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胡杰;钟鑫凯;陈瑞楠;张敏超;朱令磊;徐文才;颜伏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14 | 分类号: | B60W30/14;B60W30/165;B60W30/18;B60W40/02;B60W40/10;B60W40/10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琳;潘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限状态机 智能 车辆 驾驶 行为 决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智能车辆驾驶行为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先验规则定义六类驾驶行为:巡航、跟车行驶、换道出去、加速超越、换道返回、制动;
2)基于本车当前位置、航向角、行驶速度、行驶环境确定本车当前行驶场景的判断条件;
3)采用事件集描述本车行驶场景与驾驶行为的映射关系,使用有限状态机判断当前车辆的最优驾驶行为;
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
201)由感知定位获得本车当前位置(X,Y),航向角行驶速度v及当前所执行的驾驶行为;
202)获得设定的参考路径、车道信息、行驶环境中静态物体的位置范围、动态物体的位置范围、速度vo和运动方向
203)根据障碍物信息,确定本车的当前行驶路径及两侧路径是否可以通行的判断条件;
204)分析动态障碍物体对本车的干扰,由碰撞检测确定是否存在前、后方障碍物切入危险的判断条件;
205)当本车处于参考路径,且无切入危险时,找到路径内最近的障碍物,确定障碍物是否满足跟车行驶的判断条件;
206)当本车处于换道路径时,目标返回路径可行且无切入危险时,确定是否满足换道返回的判断条件;
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
301)本车初始状态为巡航,沿着参考路径行驶;
302)本车巡航时,若判断为本车的当前行驶路径及两侧路径无法通行,或者前方存在切入危险,则切换为制动;
303)本车巡航时,若判断为满足跟车条件,同时,没有前状态或者前状态为跟车行驶,则切换为跟车行驶;
304)本车巡航时,若满足本车的两侧路径可以通行,同时,没有前状态或者前状态为换道出去,则切换为换道出去;
305)本车制动时,若前状态为巡航,同时,判断为存在可行路径且前方无切入危险,则切换为巡航;
306)本车制动时,若前状态为换道出去,且判断为目标换出车道前、后方无切入危险,则切换为换道出去;
307)本车制动时,若前状态为加速超越,且前方无切入危险,则切换为加速超越;
308)本车制动时,若前状态为换道返回,同时,判断为目标返回车道无前、后方切入危险,则切换为换道返回;
309)本车跟车行驶时,若跟车目标消失时间达到阈值,或者判断为无可行路径,则切换为巡航;
310)本车换道出去时,若换道过程未过半,同时,判断为目标换出车道前、后方存在切入危险或者无可行路径,则切换为巡航;
311)本车换道出去时,若换道过程已过半,同时,判断为目标换出车道前方存在切入危险,则切换为制动;
312)本车换道出去时,若换道已过半,且判断为目标换出车道无前方切入危险,则切换为加速超越;
313)本车加速超越时,若判断为无可行路径,或者判断为前方存在切入危险,则切换为制动;
314)本车加速超车时,若满足换道返回条件,并且判断为目标返回车道无前、后方切入危险,则切换为换道返回;
315)本车换道返回时,若判断为目标返回车道前、后方存在切入危险,则切换为加速超越;
316)本车换道返回时,若已返回参考路径,则切换为巡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智能车辆驾驶行为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3)中本车的当前行驶路径及两侧路径是否可以通行的判断条件为:根据车辆位置、障碍物位置、路径信息建立栅格地图,以车辆自身位置为基准,在车辆前方spre处均匀的设置一排撒点,spre=s0+vT,s0为基础前视距离,T为不同车速下车辆拥有足够的反应时间,v为车辆行驶速度;两撒点之间的间隔为d,若撒点位置不在障碍物位置范围内,则认为该撒点区域无障碍物,基于此,判断当前行驶路径内和两侧路径内是否存在障碍物,从而判断是否可以通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24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