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用内藏式密闭门及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1298.7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麒皓;张洋;水新虎;姚鸿洲;杨芬;廖承州;丁治雨;江金生;姚平;陈亮;周汝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52 | 分类号: | E05F15/652;E05F15/655;E05D13/00;E05D15/06;B60J10/86;B61D1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内藏 密闭 | ||
1.轨道车辆用内藏式密闭门,包括内门槛、外门槛、门框、门扇、驱动机构及承载机构;内门槛及外门槛分别安装在内侧及外侧墙间的门槛安装区;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门扇开闭;
其特征在于:承载机构用于承载门扇做平移及塞拉运动;门框的上侧、左侧及右侧分别固设有压条;门扇的四侧均固设有密封胶条,门扇的四侧的密封胶条彼此相接呈封闭状;门扇的上侧、下侧及后侧的密封胶条为连续式密封胶条,门扇关闭时,上侧及后侧的密封胶条分别与对应侧的压条配合;门扇的前侧的密封胶条为凹凸式密封胶条,门扇关闭时,两个门扇前侧的密封胶条相互配合;门扇打开时位于轨道车辆的墙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内藏式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承载机构包括携门架、上导轨、承载导轨及下摆臂;承载导轨位于上导轨上方;
携门架固定在门扇顶部,携门架的两端分别固设有平衡轮及与上导轨配合的上导向轮;携门架上还固设有承载小车,承载小车上固设有承载轮,承载轮与承载导轨配合;上导轨包括直线段和弯转段;门扇的底部固设有下导轨,下导轨包括直线段和弯转段;下摆臂固定在车体内框内,下摆臂包括下支撑滚轮组件,下支撑滚轮组件的滚轮与下导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内藏式密闭门,其特征在于:上导轨相对的一端为弯转段,其余部分为直线段;下导轨相背的一端为弯转段,其余部分为直线段;上导轨弯转段与下导轨弯转段垂直于门扇的朝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内藏式密闭门,其特征在于:上导轨的弯转段朝向车厢外,上导轨的弯转段垂直于门扇的行程为8mm—10mm,且与上导轨直线段同向的行程为45mm—55mm,上导轨弯转段的弯转角度为18°—23°;下导轨的弯转段向车厢内,下导轨的弯转段朝向车厢内,下导轨的弯转段垂直于门扇的行程为8mm—10mm,且与下导轨直线段同向的行程为45mm—55mm,下导轨的弯转角度为18°—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内藏式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承载导轨开口朝向车厢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内藏式密闭门,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丝杆螺母机构;驱动电机及丝杆螺母机构分别通过支撑座安装在车辆墙体内;驱动电机与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连接;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包括左旋螺母与右旋螺母,左旋螺母与右侧门扇的承载小车连接,右旋螺母与左侧门扇的承载小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内藏式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承载小车上还固设有防跳轮,防跳轮与承载导轨配合,且防与承载导轨的内顶部保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内藏式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承载轮及平衡轮的滚轮轴均为偏心结构。
9.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内藏式密闭门,每节车厢安装有8对门扇;还包括电控机构,电控机构包括主电子门控器、本地电子门控制器及列车监控系统,主电子门控制器分别与本地电子门控制器及列车监控系统通信;本地电子门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本地电子门控制器还用于进行门扇故障检测,并传输给主电子门控制器,主电子门控制器还用于存储门扇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2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芯片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摄影摄像器材的拍摄范围提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