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8167.3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美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伶刻尔斯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B60N2/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滑轨 结构 | ||
1.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结构,包括座椅滑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滑轨本体(1)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底座减震机构(2),所述底座减震机构(2)包括一号减震承托板(21)和一号磁铁块(22),所述一号减震承托板(21)固定设置在座椅滑轨本体(1)的下端面上,所述一号磁铁块(22)固定设置在一号减震承托板(21)的下端面上,且一号磁铁块(22)活动插接在导向槽(24)内,所述导向槽(24)开设在二号磁铁块(25)上,且二号磁铁块(25)固定设置二号减震承托板(27)上,所述导向板(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一号支撑弹簧(26),且一号支撑弹簧(2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导向槽(24)的底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减震承托板(27)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侧位固定板(28),且侧位固定板(28)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螺纹孔(2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磁铁块(22)和二号磁铁块(25)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竖向滑动板(31)和竖向滑动槽(32),所述竖向滑动板(31)固定设置在一号磁铁块(22)的下端面上,所述竖向滑动槽(32)开设在二号磁铁块(25)上,所述竖向滑动板(31)活动插接在竖向滑动槽(32)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减震机构(2)内设置有抵触机构(4),抵触机构(4)的设置,可以从下方实现对一号减震承托板(21)的抵触,从而通过抵触机构(4)的抵触作用,可以延缓一号减震承托板(21)向下运动的趋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机构(4)包括一号推拉杆(41)和一号移动块(42),所述一号推拉杆(41)铰接在竖向滑动板(31)的侧壁上,且一号推拉杆(41)的自由端铰接在一号移动块(42)的上端面上,所述一号移动块(42)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号滑动块(43),且一号滑动块(43)滑动设置在一号滑动槽(44)内,所述一号滑动槽(44)开设在二号减震承托板(27)的上端面上,所述一号移动块(4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5),且连接块(45)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推动板(46),所述三角推动板(46)与二号减震承托板(27)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设置,所述三角推动板(46)上开设有移动滑槽(47),且移动滑槽(47)内活动设置有竖向抵触杆(48),所述竖向抵触杆(48)固定设置在抵触板组件(49)的下端面上,且抵触板组件(49)的下端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支撑组件(410),所述导向支撑组件(410)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二号减震承托板(27)的上端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组件(49)包括一号抵触板(491)、二号支撑弹簧(492)和二号抵触板(493),所述一号抵触板(491)与竖向抵触杆(48)相固定连接,且一号抵触板(491)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二号支撑弹簧(492),所述二号支撑弹簧(49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二号抵触板(493)的下端面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撑组件(410)包括导向支撑杆(4101)、导向支撑筒(4102)和导向支撑弹簧(4103),所述导向支撑杆(4101)活动插接在导向支撑筒(4102)内,所述导向支撑弹簧(4103)缠绕连接在导向支撑杆(4101)外,且导向支撑弹簧(41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支撑杆(4101)的侧壁上和导向支撑筒(4102)的外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组件(49)内设置有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竖向限位杆(51)和限位盘(52),所述竖向限位杆(51)固定设置在二号抵触板(493)的下端面上,且竖向限位杆(51)活动插接在一号抵触板(491)上,所述竖向限位杆(5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伶刻尔斯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伶刻尔斯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81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 下一篇:基于聚类和迭代算法的柔性直流电网故障测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