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关联设计及属性分组的船舶舱室阻尼模型定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5521.0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1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业;万鹏;林锐;宗丹;江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李丹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关联 设计 属性 分组 船舶 舱室 阻尼 模型 定义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关联设计及属性分组的船舶舱室阻尼模型定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舱室阻尼数据集,所述舱室阻尼数据集用于组织管理舱室阻尼三维模型及分组属性,其中分组属性包含舱室阻尼类型、敷设区域、敷设位置、敷设形式、材料类型;数据集按不同分组属性的维度将舱室阻尼三维模型进行分级管理,具体为:第一级为舱室阻尼类型管理节点,第二级为敷设位置管理节点,同时第二级还包括输入元素集合,第三级为具体舱室阻尼模型管理节点,其中包含敷设形式及材料类型;
所述输入元素集合为从舱室围壁及型材结构上提取的待敷设阻尼的支持面集合;
2)采用关联设计方法,基于阻尼原始模板的支持面作为输入元素建立舱室阻尼敷设形式模板,模板调用时选取敷设位置面,通过关联设计,从输入元素集合中提取的敷设位置面替换模板原有输入元素,按所选的参考面生成阻尼模型,阻尼被敷设至舱室的具体位置上,实现舱室阻尼快速设计;
具体过程如下:
2.1)模板定义:依据输入元素创建阻尼几何模型,并将几何模型集输入元素封装成模板单元进行发布;所述模板主要包含3个数据集节点,分别为输入元素、几何模型和输出结果,其中,输入元素作为模板几何模型关联设计创建的基准参考,几何模型为阻尼具体的敷设形式,输出结果为封装后的几何模型集输入元素;
2.2)模板应用环境准备:按照步骤1)的数据集层级形式搭建舱室阻尼设计节点,并在第二级输入元素集节点下分组提取船体结构依附参考面,并保留提取的船体结构依附参考面与船体结构的关联关系;
2.3)模板应用:在第二级敷设位置节点下调用阻尼模板,从第二级输入元素集节点下选择对应的参考面作为模板的输入元素建立舱室阻尼敷设形式模板,替换模板原有输入元素,按所选的参考面生成阻尼三维几何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关联设计及属性分组的船舶舱室阻尼模型定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舱室阻尼数据集分组属性具体如下:
1.1)舱室阻尼类型:舱室阻尼三维模型一级管理单元,为根节点,节点下包含输入元素集和敷设位置管理节点;
1.2)敷设区域:敷设区域属性应用在根节点上,与舱室阻尼类型组合,用以直观标识数据集节点名称,敷设区域用舱室代号表示;
1.3)输入元素集:快速设计提取的参考元素集合,为舱室阻尼三维模型第二级节点,节点下包含多个几何元素集,分别管理不同敷设位置的提取元素;
1.4)敷设位置:舱室阻尼三维模型二级管理单元,为第二级节点,敷设位置分为左壁阻尼、右壁阻尼、前壁阻尼、后壁阻尼和甲板阻尼;
1.5)敷设形式:为具体的阻尼三维几何模型;
1.6)材料类型:阻尼的材质牌号,依附在舱室阻尼三维模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5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温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降噪装置和厂房噪音综合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