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组合竹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4907.X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陶祖起;吴旭平;唐明宇;周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阳明竹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B27J1/00;B27N3/02;B27N3/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25200 湖南省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组合 竹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组合竹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上竹片压制层、中间压制层和下竹片压制层,所述中间压制层为竹节、竹鞭和竹子茎基部中的至少一种粉碎后通过胶热压而成,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竹材;第二步,切料:将竹子的竹节、竹鞭和竹子茎基部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备用料;第三步,材料处理:将备用料粉碎成0.5‑30mm的竹丝,先采用一定的压力紧压竹丝,然后将挤压后松散的竹丝平铺在模具中并加入胶体,采用5‑10MPa的压力热压而成中间压制层;第四步,成型。本发明有效的提高了竹板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竹板的抗剪切、抗震、应力及其承重效果,提升了竹板的抗拉能力,提高了对竹子充分利用的程度,降低了废料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强度组合竹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将竹材纵向剖篾,并加工成竹篾帘;用制材、旋切的剩余物(板皮、木芯等废料)或小径木材,通过辊压成网状木束并缝拼成木束帘;用旋切木单板等为构成单元,分别经过干燥、施胶,然后以木束帘为芯层、竹篾帘为内层、木单板为表层、必要时在表层上还可以有一层浸渍纸、组合成具有对称性层状结构板坯,经热压胶合成竹木复合板材。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竹板以单纯的竹片胶合板为主,该种竹板可直接用于室内外地板、贴皮后可作为家具制造的材料。也有的产品是用该竹片胶合板与木板胶合。如申请号为20062010496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竹片贴面复合板材,它包括至少一层的上面层、中间层、下底层,各相邻拼接缝具有粘结剂,各相邻层的拼接缝相隔90°,所述的上面层和下底层是竹片成片状长条平拼组合或者平拼叠置组合或者交叉编制组合,所述中间层是圆柱形长条状植物组成集合;所述的中间层的圆柱形长条状植物是平铺组合集成。由于该实用新型的上下层均由是竹材制成,因此表面硬度好光洁度好;但该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不高,而且由于材质的密度不高,因此不适合做高档家具。又如申请号为200920105908.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超厚旋切单板制造的竹木复合板材,它包括芯板、面板和背板,所述芯板为4.5mm~12mm的超厚旋切板;所述面板和背板是由竹材制成,所述芯板包括相邻层为顺纹组合而成的若干层所述超厚单板,在相邻所述单板之间设置胶层,所述胶层的粘结剂为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粘胶剂;所述的芯层超厚单板为经过应力酶降解处理后的单板,即在每层所述单板的松面的顺纹方向形成有点状或线状的裂纹。该实用新型与上述专利号为200620104966.0的中国实用新型在整体结构上大同小异,具有相似的优缺点,各种力学性能表现尚可,但仍达不到制作高品质家具的要求。
上述制作方式以及传统的竹板加工过程中均是采用竹子茎杆制作而成,而制作过程中的竹节、竹子茎杆基部以及竹鞭只能当作废料处理,直接丢弃浪费资源,同时污染了环境,而这些废料有着独特的特点,纤维短,结构较为紧密,硬度强,因此若是加以利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制作方法简单,结构强度高,便于降低生产废料排放,提高环保,使用寿命长的高强度组合竹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组合竹板,包括上竹片压制层、中间压制层和下竹片压制层,所述中间压制层为竹节、竹鞭和竹子茎基部中的至少一种粉碎后通过胶热压而成。
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竹节、竹鞭和竹子茎基部作为中间压制层的材料,而该材料的优点突出,竹纤维之间的间隙小,结构紧密、密度大硬度强,将其粉碎后用于制作竹板,有效的提高了竹板的结构强度,同时能够将废物再次利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阳明竹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阳明竹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4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