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分散性着色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93683.0 | 申请日: | 2016-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克劳斯·科勒;J·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汉森天然色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5/44 | 分类号: | A23L5/44;A23L29/10;A23L2/58;A23L2/52;A61K47/06;A61K47/12;A61K47/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罗华;林国友 |
| 地址: | 丹麦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分 着色 组合 | ||
包含固体粒子形式的类胡萝卜素天然色素的着色剂,所述固体粒子分散于包含作为水溶性乳化剂的聚山梨醇酯的水相中;所述着色剂的用途;包含所述着色剂的可食用产品和用于制备所述着色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着色剂领域,所述着色剂包含固体粒子形式的类胡萝卜素天然色素,所述固体粒子分散于包含作为水溶性乳化剂的聚山梨醇酯的水相中;所述着色剂的用途;包含所述着色剂的可食用产品和用于制备所述着色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有天然或合成的着色物质的着色剂通常被用作食物产品和药物产品的制造中的添加剂。各种各样的此类着色剂是市售的,使得对于制造商来说,在期望特定色调的情况下,可能选择具有期望颜色的单一着色剂或着色剂混合物,所述着色剂以适当的组合赋予所述产品期望的颜色。或者,制造商可能希望使用除了着色作用之外还具有健康改善作用的试剂,并因此选择此类单一健康改善剂或此类试剂的混合物。
市售的着色剂可含有合成物质,包括通常也被称为染料或偶氮染料的物质,或者此类试剂可含有天然来源的色素或其它着色物质,其例如呈含有着色物质的植物材料的形式,或作为从天然含有此类物质的植物材料、动物材料或微生物材料分离的或多或少纯化的着色物质。
有时,提供食品级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着色剂,其含有具有与天然存在的着色剂基本上相同的化学组成的合成或人工化合物形式的着色物质。这些类型的着色剂在本领域内也被称为”天然等同”的色素。
在本文中,表述“天然存在的着色剂”和“天然色素”也包括”天然等同”的色素。
天然色素或天然相同的色素可以是水溶性的或水不溶性的。本发明涉及水不溶性色素。
任何上述类型的可用着色剂(包括包含食品级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天然着色物质的试剂)可以是水溶性的、微溶于水和水性介质或基本上水不溶性的。因此水溶性着色材料或物质需要待着色的产品具有着色物质可溶于其中的水相。
然而,可能期望获得不溶或微溶于水相的特定着色物质或此类物质的混合物在食物产品或药物产品中的色调,所述食物产品或药物产品不包含所述着色物质充分溶解于其中以提供期望着色的相。因此,工业上连续需要含有水不溶性或微溶于水的着色物质的着色剂,它们是具有高着色效率的水混溶性或水分散性组合物的形式。
具有黄色、橙色或红色的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重要的来源是植物,包括草、胭脂树、柑橘种、辣椒(Capsicum annum)、番红花(Crocus sativus)和金盏花;海藻;酵母菌和一些动物。类胡萝卜素可被分为以下几类:类胡萝卜素烃、叶黄素和脱辅基类胡萝卜素(apocarotenoid)。类胡萝卜素的典型示例包括胭脂树素、β-胡萝卜素、阿朴胡萝卜素醛、角黄素、藏红花、藏花素、存在于红辣椒油树脂(paprika oleoresin)中的辣椒红和辣椒玉红素、叶黄素、虾青素、玉红黄质、紫黄质、紫杉紫素、番茄红素和其衍生物。
类胡萝卜素通常被理解为基本上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
US2011/177202A1申请的工作实施例描述了包含红辣椒油树脂(类胡萝卜素天然色素)和乳化剂(聚山梨醇酯和“可食用脂肪酸的甘油单酯和甘油二酯的柠檬酸酯(E472c)”)的着色组合物。
如本领域已知的并且也在所述美国申请的第[0020]段中解释的,红辣椒油树脂是含有类胡萝卜素(例如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红辣椒的油溶性提取物,因此,红辣椒油树脂是具有溶解的类胡萝卜素的油。
因此,在US2011/177202A1的工作实施例中制成的着色组合物可被描述为基于具有溶解的类胡萝卜素(红辣椒油树脂)的油(即分散于水中的液体油滴(包含溶解的类胡萝卜素))的水包油(o/w)乳液色料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汉森天然色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科汉森天然色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