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闸蟹调味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1697.0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唐雪;汤璐瑶;徐钢春;陆乃彦;成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27/10;A23L17/40;A23L2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闸蟹 调味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闸蟹调味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2)酶解,(3)离心,(4)浓缩,(5)调配和(6)装瓶灭菌。本发明方法以大闸蟹下脚料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水解法,酶解效率高,制备的调味汁蟹香浓郁,风味独特,对环境友好,实现大闸蟹的高值综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生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闸蟹调味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称河蟹、大闸蟹或螃蟹,肉味鲜美,含有多种维生素、蟹红素、蟹黄素等,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特色的淡水名优品种和出口创汇水产品,是久负盛名的中华美食。江苏省是我国的河蟹生产大省,河蟹产量连续多年都占全国河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河蟹产业已经成为江苏渔民收入和创汇的重要来源。河蟹加工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河蟹大都活体销售,食用方法限于蒸煮,而且销售主要集中沿海地区及大中城市为主,销售区域性明显,食蟹人群狭窄。河蟹养殖中,通常会出现性早熟的一龄河蟹以及小规格的二龄河蟹,如果作为鲜活水产品销售,价格极低。目前,小规格河蟹大多加工成香辣蟹、蟹黄油等休闲小食,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蟹腿、蟹壳等下脚料。由于下脚料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仍含有大量蛋白质、有机钙、甲壳素等多种营养成份和活性物质,加之很容易腐烂,如果不加以利用,可能会引起一些环境、健康和经济问题。从水产品中提取蛋白质是深加工的重要方面,蛋白水解产物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保健品、方便食品、调味品加工等领域。蟹脚、蟹壳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约为30~40%,并含有众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及铁、锌、铜等微量元素,利用生物酶解技术,将蛋白质酶解为小分子活性肽及氨基酸,可制备风味良好、营养丰富的水产调味料产品。目前,市场上未见大闸蟹调味汁产品,对大闸蟹下脚料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可变废为宝,增加产品附加值,弥补市场空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闸蟹调味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以大闸蟹下脚料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水解法,酶解效率高,制备的调味汁蟹香浓郁,风味独特,对环境友好,实现大闸蟹的高值综合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闸蟹调味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冷冻的大闸蟹下脚料室温解冻,经干燥和粉碎后,过筛,得到大闸蟹下脚料粉末;
(2)酶解:将步骤(1)所得大闸蟹下脚料粉末与水按比例混合,经均质后加入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完成后将酶解液高温灭酶;
(3)离心:将步骤(2)所得酶解液离心,取其上清液,得到酶解清液;
(4)浓缩:将步骤(3)所得酶解清液浓缩,得到浓缩酶解液;
(5)调配:将步骤(4)所得浓缩酶解液与水按比例混合后,添加10~12%食盐,7.5~8.5%白砂糖、0.8~1.2%变性淀粉、7~9%麦芽糊精、0.15~0.25%黄原胶、0.6~0.8%焦糖色、2~4%味精、0.2~0.4%姜粉,边加边搅拌,得到调味汁;
(6)装瓶灭菌:将步骤(5)所得调味汁装瓶封盖后高温灭菌,即得成品。
步骤(1)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75℃,时间为4.5~5.5h;粉碎后过筛用筛网为80目筛网。
步骤(2)中,大闸蟹下脚料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1:20~30。
步骤(2)中,所述中性蛋白酶的酶活力为50000u/g,添加量为0.12~0.23%;风味蛋白酶的酶活力为30000u/g,添加量为0.07~0.10%。
步骤(2)中,酶解的条件为:pH6.5~7.5、45~55℃条件下反应3.5~5.0h;灭酶的温度为95~109℃,时间为8~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1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