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果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251.1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彩娥;孙文娟;索安迪;范龚健;李婷婷;李晓静;周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胶 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杏果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杏果和活性水按料液比1:(1‑3)打浆得浆液,所述料液比为质量体积比,单位g/mL,浆液与黑曲霉发酵液混合酶解,酶解结束后离心浓缩2‑4倍,加2‑5倍体积无水乙醇醇沉,冷冻干燥12‑24h,获得杏果胶多糖。本发明极大的简化了天然植物多糖的提取步骤,且利用能够从自然界分离提取的黑曲霉菌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提取费用,提高了天然植物多糖的提取量和纯度,且避免使用乙醚、氯仿等有毒有害试剂,有利于天然水果多糖的大量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是关于一种杏果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杏,为蔷薇科植物(Armeniaca vulgaris Lam)。其味甘、酸、性平,微温,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定喘的功效。杏不仅具有一般水果的特点,在药用方面也有着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杏适宜于降血脂、急慢性气管炎咳嗽、肺癌、鼻咽癌、乳腺癌患者及其放疗、化疗后食用。国内外对杏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杏仁中的苦杏仁甙的生物活性,对杏果肉中多糖的研究报道比较少,水果多糖一般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抑菌、抗病毒、降血糖和降血脂等生物活性。
目前,常见的多糖的提取方式主要有热水浸提法、超声提取法和酶提取法等。不同的提取工艺有各自的优缺点,多糖的收率也差异较大。热水浸提法的耗时长且多糖提取率低;酶提取法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多糖收率,但酶的成本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超声提取法是在热水浸提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浸提步骤,提取收率相对较高,因此具有相对的优势。果胶多糖因分子量大,难溶,导致发展受限。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纯度杏果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极大的简化了天然植物多糖的提取纯化步骤,提高了天然植物多糖的提取效率、纯度,同时也增加了果胶多糖的溶解性以及热稳定性。
技术方案:一种杏果胶多糖的制备方法,步骤为:杏果和活性水按料液比1:(1-3)打浆得浆液,所述料液比为质量体积比,单位g/mL,浆液与黑曲霉发酵液混合酶解,酶解结束后离心浓缩2-4倍,加2-5倍体积无水乙醇醇沉,冷冻干燥12-24h,获得杏果胶多糖。
上述活性水由以下方法制得:利用射流型大气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机的射流放电模式,在室温,相对湿度<93%,大气压力86-106Kpa,300-500w的功率下,处理500mL水20-120s。
优选的,上述发酵酶液的接入量为浆液质量的20%-40%,酶解温度为40-55℃,酶解时间为6-10h。
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杏果胶多糖。
上述制得的杏果胶多糖,在室温去离子水中溶解度比苹果果胶高50%以上,分解温度较苹果果胶不低于140℃。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纯度杏果胶多糖的制备方法,将天然植物与活性水融合,融合后的植物样品与含有细胞壁降解酶的产酶发酵培养基混合孵育过程中,细胞壁降解酶会水解植物细胞壁中富含的纤维素或木质素,从而破坏植物细胞壁,使位于细胞内的天然植物多糖快速溶出。在该方法中,所用活性水富含活性氧(ROS)、活性氮(RNS)等活性成分,并具有低pH、高氧化还原电位、高电导率等特殊理化性质;所使用的细胞壁降解酶是直接通过产酶菌发酵所得,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好,催化效率高,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天然植物多糖的提取效率。同时对大分子多糖进行降解修饰,把大分子果胶降解为聚合度更低的小分子果胶多糖,获得降血脂活性、降血糖活性、热稳定活性和纯度更高且更均一的果胶多糖。该提取方法极大的简化了天然植物多糖的提取步骤,且利用能够从自然界分离提取的黑曲霉菌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提取费用,提高了天然植物多糖的提取量和纯度,且避免使用乙醚、氯仿等有毒有害试剂,有利于天然水果多糖的大量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两种不同制备方式多糖电镜图比较,其中a水法提取,b微生物发酵提取;
图2为两种不同制备方式多糖热力学性质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