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及汽车安全气囊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1774.6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逸;晏小龙;张玉红;刘绍川;段绍仙;胡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9 | 分类号: | B60R21/239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骏键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适应 气袋 气孔 结构 汽车 安全气囊 | ||
1.一种新型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气筒体,所述排气筒体的一端密封设置在气袋的排气孔上且其内部与所述排气孔连通;
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筒体的另一端连接,当所述拉带被拉紧时,所述拉带将所述排气筒体的另一端拉入气袋内部,并在气袋内部压力作用下使得所述排气筒体的另一端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拉带松脱时,所述排气筒体在排气压力作用下打开并进入打开状态;以及
激发装置,所述激发装置与所述拉带的另一端连接并将所述拉带拉紧,当所述激发装置接收到点火信号时,所述激发装置被点爆,使得所述拉带松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体呈锥形筒体结构,其与气袋的排气孔连接的端口大,其与拉带连接的端口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体由一片筒体侧片缝纫而成,或者由两片筒体侧片缝纫而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体与所述拉带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至少一出气口。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装置为小型气体发生器,其包括激发壳体、点火器和分离薄片,所述激发壳体内构成有点火器安装腔室,所述激发壳体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点火器安装腔室连通的开口,所述点火器安装在所述激发壳体内且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分离薄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激发壳体的开口上,所述拉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分离薄片上;当所述点火器接收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的点火信号时,所述点火器被点爆,使得所述激发壳体内形成高温高压气体,所述分离薄片在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下被顶开,从而使得所述拉带松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薄片上设置有薄弱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的另一端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在所述分离薄片上。
8.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包括:
气囊壳体;
固定安装在所述气囊壳体的内侧底面上的气囊固定夹板;
固定安装在所述气囊壳体内的气体发生器;以及
折叠安装在所述气囊壳体内的气袋;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壳体的内侧底面上开设有激发装置安装基座,在所述气囊固定夹板位于所述激发装置安装基座的上方的位置处开设有激发装置固定通孔,所述新型自适应气袋排气孔结构中的激发装置的激光壳体由上圆柱体、中圆柱体和下圆柱体组合而成,其中,所述中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上圆柱体和下圆柱体的直径,同时也大于所述激光装置固定通孔;安装时,所述激光壳体的下圆柱体嵌设在所述激光装置安装基座内,所述中圆柱体位于所述激光装置安装基座与激发装置固定通孔之间,所述上圆柱体穿过所述激发装置固定通孔后向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7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中间联箱的低低温省煤器装置
- 下一篇:无人驾驶汽车的档位控制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