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辅酶Q10注射液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5672.2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廖海潮;李昌亮;刘选;杨世平;张静;庞颂无;巫治国;张华玲;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122;A61K47/02;A61K47/10;A61K47/14;A61K47/22;A61K47/26;A61K47/40;A61P1/04;A61P1/16;A61P7/06;A61P9/00;A61P1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辅酶 q10 注射液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辅酶Q10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该辅酶Q10注射液处方由辅酶Q10、聚乙二醇十二羟基硬脂酸酯、丙二醇、羟丙基‑β‑环糊精、亚硫酸氢钠、维生素E组成,该注射液制备方法通过聚乙二醇十二羟基硬脂酸酯、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助溶剂,从而避免使用聚山梨酯80(吐温80)。吐温80是一种有潜在不安全性的辅料,使用不当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增加制剂的安全性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药物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稳定辅酶Q10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辅酶Q10,又名“泛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的脂溶性天然维生素类物质,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辅酶。辅酶Q10是一种多功能生化药品,具有天然抗氧化和细胞代谢激活的作用,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该药品临 床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坏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 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充血性心脏病、肺气肿等病的治疗以及癌症患 者的辅助治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辅酶Q10极易溶于氯仿、苯,易溶于丙酮,难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甲醇,另外由于辅酶Q10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醌基,导致辅酶Q10见光和遇氧极易分解,将其用于静脉给药的注射剂难度很大。现已上市的辅酶Q10产品多为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等剂型,这些剂型普遍存在的不足就是口服后生物利用度低。近年来也有不少有关辅酶Q10注射液的研究报道,通过将辅酶 Q10制成注射液直接静脉给药,以提高辅酶Q10的生物利用度。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22007. X公开的“辅酶Q10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其提供了一种将辅酶Q10制成注射液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 (吐温80)对辅酶Q10进行增溶,从而成功将其制成注射液。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86747. 9公开的“辅酶Q10注射液注射液”,其提供了另一种将辅酶Q10制成注射液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采用了一种复合增溶剂,该复合增溶剂是由聚山梨酯80(吐温80)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40酯)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后组成。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20564. X公开的“一种辅酶Q10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其提供了一种将辅酶Q10制成注射液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入0.01%-0.5%注射用活性炭,不符合注射剂制剂要求,虽然能使澄明度合格,但由于活性炭吸附药液中主药辅酶Q10所得得到的制剂含量很难符合《中药药典》要求。
中国专利申请号CN 104771357 A公开的“一种辅酶Q10肌肉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提供了另外一种将辅酶Q10肌肉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聚乙二醇十二羟基硬脂酸酯作为增溶剂,所得制剂配液时不溶性微粒多,药液浑浊乳化,经过滤虽然能除掉不溶性微粒,但所得制剂有效成分含量达不到《中药药典》要求。
通过上述辅酶Q10注射液剂及冻干粉针剂的公开内容可以发现,均采用了大比例的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 (吐温80)对辅酶进行增溶处理。由于聚山梨酯80(吐温80)在临床应用中特别是静脉给药制剂中存在很大的安全性问题,医学界证实,聚山梨酯80 (吐温80)用于注射剂,会引起过敏反应,包括休克,呼吸困难,低血压,血管性水肿,风疹等过敏样反应症状。这些不良反 应在人的临床实验可以十分严重,有死亡报道。因此,使用聚山梨酯80(吐温80)是有严格限制条件的,它是一种有潜在不安全性的辅料,使用不当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药安全的辅酶Q10注射液。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辅酶Q10注射液,每 100ml注射液含有下列组分:
辅酶Q10 0.1g〜0.35g
聚乙二醇十二羟基硬脂酸酯 1.0g〜5.0g
丙二醇 10g〜3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