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移动型水体光学衰减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7561.1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6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文柯;费礼;周金荣;李亚平;江桂英;万梓傲;宫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移动 水体 光学 衰减系数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反射移动型水体光学衰减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水槽(3)外的激光器(1)和探测器(2),设于水槽(3)内的相对的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和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所述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和/或所述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为二维阵列,以及开设于水槽壁上的若干透明窗口;
还包括驱动系统(7),用于调节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与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之间的相对距离,以提供活塞式的水体样品进水和排水动力,保证所述水槽(3)内注满所述水体样品;
且该驱动系统还包括有距离读数装置,用于实时读取显示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与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之间的相对距离;
激光器(1)发射激光穿过第一透明窗口(61)进入水体样品测试区,在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和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之间来回反射,最后穿过第二透明窗口(62)后的光斑被探测器(2)的探测面完全接收;
所述激光器(1)为连续激光器;所述探测器(2)为功率计、单点探测器或面阵探测器,且所述探测器(2)的探测面积大于接收光斑的面积;
还包括多个光通道吸收壁(8),在来回发射的光路中,每对折返的两个平行光线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光通道吸收壁(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移动型水体光学衰减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被固定,所述驱动系统(7)调节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移动型水体光学衰减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被固定,所述驱动系统(7)调节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移动型水体光学衰减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激光在所述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与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之间形成对光路的多次180°反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移动型水体光学衰减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与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均具有连续的多个呈直角的相邻反射界面。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反射移动型水体光学衰减系数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驱动系统(7)的驱动调节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与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之间的相对距离d,测量不同距离所反应的水体内等效传播光程L下,探测器(2)所探测的不同光功率P,并针对得到的多组P-L测量数据进行拟合,从而计算得到水体的光学衰减系数C的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移动型水体光学衰减系数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用驱动系统(7)将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和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调整到初始间距,将所述样品水体抽入所述水槽(3)中,记录为距离d0;
S2、打开激光器(1),其发射的激光束在经过水体内等效传播光程L后,进入到探测器的探测面,记录此时探测的光功率P0;
S3、通过驱动系统(7)的驱动调节一次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与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之间的相对距离d,记录为距离d1,以及记录此时光功率P1;
S4、重复步骤S3,获得多组不同距离数据,以及对应的光功率数据;
S5、最后进行数据拟合:根据不同的相对距离d换算出不同的水体内等效传播光程L,按照光功率P=A+B·L公式对多次测量的P-L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拟合得到参数B,这里的参数B即为待测样品水体的光学衰减系数C,参数A表征的是非水质因素导致的光学损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移动型水体光学衰减系数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用驱动系统(7)将第二全反射阵列(5)和第一全反射阵列(4)调整到初始间距,将所述样品水体抽入所述水槽(3)中,记录为距离d0;
S2、打开激光器(1),其发射的激光束在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与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之间形成对光路的多次180°反向,经过水体内等效传播光程L后,进入到探测器的探测面,记录此时探测的光功率P0;
S3、通过驱动系统(7)的驱动调节一次第一光学反射阵列(4)与第二光学反射阵列(5)之间的相对距离d,记录为距离d1,以及记录此时光功率P1;
S4、重复步骤S3,获得多组不同距离数据,以及对应的光功率数据;
S5、最后进行数据拟合:根据公式L=(m+1)d,将不同的相对距离d换算出不同的水体内等效传播光程L,其中m为180°反向的次数,按照光功率P=A+B·L公式对多次测量的P-L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拟合得到参数B,这里的参数B即为待测样品水体的光学衰减系数C,参数A表征的是非水质因素导致的光学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5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