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器官细胞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0906.0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2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山;谢文平;沈国林;宋乃宁;赵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C12N15/85;C12N15/90;C12N15/62;C12N15/55;G01N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刘俊玲 |
地址: | 10012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官 细胞 基因突变 检测 基因 编辑 小鼠 模型 构建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CD59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它是定点敲入CD59‑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序列片段的小鼠。本发明还提供构建CD59‑EGFP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的方法,是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鼠基因ROSA26位点定点敲入CD59‑EGFP基因序列的方法,包括:设计并获得向导RNA,制备向导RNA与Cas9蛋白混合物;构建CD59‑EGFP打靶载体;显微共注射与F0代小鼠获得,F1代小鼠获得;CD59‑EGFP打靶载体中,CD5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EGF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对致突变化学物有应答,分离其肝细胞、生殖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通过绿色荧光可以显示CD59胞膜定位,可用于化学物的多器官细胞致突变性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器官细胞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编辑小鼠模型,以及所述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CD59是一种分子量18~20kDa的膜性调节蛋白。CD59由10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单一的N端糖基化位点,其C端借糖化磷脂酰肌醇锚固定于细胞表面。CD59分布甚广泛,已证明皮肤、肝、肾、胰、肺、唾液腺、神经系统、胎盘以及各种血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和精子上均有表达。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贫血疾病中红细胞表达缺陷,临床上常用做该类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已有研究提示致突变化学物可以导致外周血细胞表面CD59表达减少。
人CD59基因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短臂,与小鼠CD59有同源性。因此,构建一种导入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CD59基因编辑小鼠,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膜表面的荧光强度,方便快捷反映多种器官细胞的基因突变,具有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达荧光蛋白融合CD59的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应用于多器官细胞基因突变的检测。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构建所述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的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分离其肝细胞、生殖细胞,在不同器官、细胞类别(体细胞、生殖细胞)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首先,提供一种CD59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它是定点敲入CD59-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序列片段的小鼠。
本发明所述的CD59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对致突变化学物有应答。其外周血细胞、分离获得的肝细胞、生殖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分布于胞膜,给予小鼠致突变化学物,胞膜绿色荧光强度减弱。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构建CD59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的方法,是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鼠基因ROSA26位点定点敲入CD59-EGFP基因序列的方法,包括:设计并获得向导RNA,制备向导RNA与Cas9蛋白混合物;构建CD59-EGFP打靶载体;显微共注射与F0代小鼠获得,F1代小鼠获得。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构建方法中,所述的CD59-EGFP打靶载体,其中CD5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EGF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最优选的所述构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设计并获得CD59-EGFP向导RNA;
2)将1)所得到的向导RNA与Cas9蛋白共同孵育,制备Cas9/向导RNA混合物;
3)构建打靶载体,利用In-Fusion克隆技术构建CAG-Kozak-CD59-GS linker-EGFP-polyA同源重组载体,其中所述的CD5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EGFP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0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