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肽HT11及其衍生物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9519.5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8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童星琦;王冉;魏瑞成;李俊;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K38/08;A61P31/04;A61P17/02;A01N47/44;A01P3/00;A23L3/3544;A23B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ht11 及其 衍生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菌肽HT11及其衍生物和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抗菌肽HT11的序列为:Arg‑Arg‑Leu‑{D‑Phe}‑Arg‑Arg‑Ile‑Leu‑Arg‑Trp‑Leu‑NH2;所述抗菌肽HT11分子量小,氨基酸组成简单,便于大规模合成,对Vero细胞毒性较低,基本不具溶血性,因此安全性高;抗菌肽HT11耐高温,在pH2‑7范围内可保持稳定;所述抗菌肽HT11及其衍生物可有效抑制食源性病原菌、腐败菌在食品表面的污染,可有效杀灭进入MAC‑T细胞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种镰刀菌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针对以上病原菌引起的动植物感染防控中具有较好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肽HT11及其衍生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抗生素在动物养殖及人类疾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问题。细菌耐药性不仅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而且对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成为当前与人类健康、经济发展、人类重大疫病流行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因此,遏制细菌耐药性蔓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已成为全球科学家的共识,寻找和开发新型抗生素或其替代品成为近年来领域内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目前应用于畜牧养殖业的抗生素替代品主要包括有机酸、酶制剂、低聚糖、噬菌体、中草药和微生态制剂等,但这些替代品生产成本较高,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效果较差,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并不能完全替代抗生素。
近年来,抗菌肽由于具有不同的作用靶点、独特的抗菌机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是生物体内诱导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抗菌肽分子量约为2000~7000道尔顿,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普遍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目前科学家已经筛选出多个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的多肽,如阳离子肽(Cathelicidin)、蛙皮素(magainins)、天蚕素(cecropins)、蜂毒肽(mellitin)和防御素(defensins)等。以上抗菌肽的氨基酸个数多大于20,制备或合成的成本较高,实际生产中需要设计出氨基酸数量相对较少,同时又具有高效抗菌活性的多肽。中国农业大学刘源等设计了具有7个氨基酸的抗菌脂肽bacaucin的衍生物,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MIC大小为4-16μg/mL,然而该类抗菌肽仅对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抗菌作用,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作用较差。在人医及兽医临床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是耐药基因最主要的宿主,由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细菌(如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杆菌、粘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感染对临床治疗造成严峻挑战。同时,临床感染多为混合感染,由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真菌等共同造成,并且某些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结核杆菌等可在机体细胞内定植,造成胞内感染,以躲避抗生素的直接杀灭作用。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亟需开发出一种抗菌谱广(能够同时针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和真菌感染),同时能够针对胞内菌感染,并且安全性较高的抗菌短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肽HT11及其衍生物和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肽HT11,所述抗菌肽HT11的序列为:
Arg-Arg-Leu-{D-Phe}-Arg-Arg-Ile-Leu-Arg-Trp-Leu-NH2;
其中,所述Phe为D型氨基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所述的抗菌肽HT11的衍生物,所述衍生物包括HT11-1X,HT11-D,HT11-(PEG)n或HT11-Cyc;
所述HT11-1X为所述抗菌肽HT11的第一位氨基酸被其它氨基酸取代得到的多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9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