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热深度利用的超低NOx排放浸没燃烧式气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997.4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1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新;刘丰;张贤福;刘世平;何松;田朝阳;董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66 | 分类号: | F23D14/66;B01D47/02;B01D53/26;B01D53/56;F17C7/04;F23J15/06;F28D21/00;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夏平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深度 利用 nox 排放 浸没 燃烧 气化 系统 | ||
1.一种余热深度利用的超低NOx排放浸没燃烧式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机(1)、主燃烧器(2)、烟气分布器(3)、水槽(4)、气化管束(5)、烟囱(7)、辅助燃烧器(8)、混气器(9)、脱硝反应器(10)、换热器(11)、引风机(12)和洗气塔(13);主风机(1)与主燃烧器(2)、辅助燃烧器(8)相连,主燃烧器(2)与烟气分布器(3)相连;主燃烧器(2)、气化管束(5)、辅助燃烧器(8)置于水槽(4)中;烟气分布器(3)置于水槽(4)底部;烟囱(7)与水槽(4)顶部相连;烟囱(7)及辅助燃烧器(8)的出口与混气器(9)相连;混气器(9)、脱硝反应器(10)、换热器(11)、引风机(12)及洗气塔(13)依次相连,在混气器(9)或者脱硝反应器(10)之前设置有还原剂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深度利用的超低NOx排放浸没燃烧式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来自水槽(4)中的水分两路,一路进入换热器(11),一路进入洗气塔(13),经换热、洗气后返回水槽(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深度利用的超低NOx排放浸没燃烧式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化天然气(LNG)从气化管束(5)的入口进入,通过气化管束(5)吸热气化变成天然气(NG)后从气化管束(5)出口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深度利用的超低NOx排放浸没燃烧式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管束(5)采用螺纹管、内波外螺纹管,材料选用不锈钢或者钛合金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深度利用的超低NOx排放浸没燃烧式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烟囱(7)的底部装有除沫器(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深度利用的超低NOx排放浸没燃烧式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洗气塔((13)出口装有除沫器(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深度利用的超低NOx排放浸没燃烧式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原剂系统包括储存系统、输送系统、喷射系统,还原剂采用双模糊控制、预测前馈控制及拟合优选算法集成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始终保持还原剂投入量与设备运行工况相匹配,实现NOX和氨逃逸双控目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深度利用的超低NOx排放浸没燃烧式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辅助燃烧器(8)安装在水槽(4)中或安装在水槽(4)的外部,安装在水槽(4)的外部时,辅助燃烧器(8)外安装有水套(15),水套(15)的进、出水口与水槽(4)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9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